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2018-11-15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
(建工街道延青社区光华党支部书记 刘国建)
(建工街道延青社区光华党支部书记 刘国建)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人们日常衣食住行也一天天转变,一步步迈进了新时代的美好岁月。延边州也和全国一样,历经了这一段由穷到富的难忘历程。
一、穿着的变化
计划经济时,衣服大多黑灰蓝三色,四个兜的中山服、军干服,冬天,穿着自制的棉袄,棉花往往成了板状,棉疙瘩硬硬的,穿在身上感觉冷冰冰,依然用它御寒,出门裹着袖筒、缩着颈项、勾着背,就这样,打发着一年又一年的严冬。有时,针织了一件毛线衣,本应该用于御寒,但约是太珍贵了,他们将衣服搭在肩上“招摇过市”,尤如孔雀喜欢张开尾翎炫耀。当时,家里最高挡、最适用的物件便是:“三转一响”。三转: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收音机,但有能力购买到“三转一响”的家庭极其稀少。家里有缝纫机便自己修补衣服,人们常说的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因此,衣裤常是补丁挨着补丁,甚至洗得褪色,仍是舍不得丢弃,将穿旧的衣服,剪去损坏部份,东拼西凑又改成小孩的服装,凑合一下又是几年,日子艰苦,人人省穿顾嘴。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时代一天天改变,人们的衣着也随经济的好转演变,用布票的时代早已成了历史。80代初,穿西服打领带着皮鞋,延边人也时髦起来了,以往认为了不起的西装革履,已是太寻常的装束。 90年代初,牛仔裤、裙裤、体型裤等衣物品种众多,使人眼花缭乱。城市在转变,农村紧赶脚步,穿衣不再局限于御寒,也追求衣着的合身和靓丽,全身上下各种时装奇装,衣裤鞋袜都在追赶潮流,中老年穿着也新颖鲜艳,拼着去时髦。除了着装,男女各种发型也花样百出,染各种颜色的,卷曲的、飘逸的、张扬的,城市流行什么,农村也紧跟流行,不慢半拍,凭衣帽取人已毫无意义。
延吉大街小巷逐渐建起衣服店铺,布料品种花样繁多,由你尽兴挑选 。城乡市场活跃,铺面到处是 “换季大减价”等广告标语,货品丰富,物美价廉。回想起当年“开后门”,求别人买一截免布票的布的情景,是何等寒酸和凄凉,两相对比,恍若隔世。
二、饮食的变化
七十年代时,生活虽好一点,但粮食仍是不够,家家大多是粗粮,偶尔有大米和面粉,吃一顿细粮就像过年一样,所以,人们热然最关心温饱,见面问候,开口就是:“吃饭没有?”现在听来,觉得似乎有一些俗气,而那时却是最实在,最关心的问候。 吃饱是人的第一需要,也就成了人们的第一关心。而现在,天天吃大米白面,各种荤菜,将吃粗粮视为改善生活,开始想念大碴子、山野菜。见面问候也都变成:“您好!去哪里溜达了?”更加注重了精神追求。是改革开放解决了中国人的饥饿之苦,让我们步入了人人吃饱吃好的小康岁月。
三、住房的变化
1949年解放后,进行土地改革,重新分配房产、家具、农具,穷人分得了地主的房产,终于有了居所。那时,面对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百废待兴,首先是发展生产,力争人人有住有吃有穿。进入八十年代,人们的住房才逐渐发生变化。1980年,我的家是在延边建筑公司分的福利房,1988年,我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又住进了楼房,按装了电话,这在改革开放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房屋的内外装修也越来越考就了,卧室席梦思床垫等一应铺陈新色;客厅的沙发、液晶电视、电话、饮水机、茶几处处透露出现代的气息;几乎所有人家安装了电脑,手机人人具备,互联网迅速拉近了与外界的交流;电、燃气、太阳能成了主要生活能源;电饭煲、微波炉、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电器成了家庭必备;网购活跃,申通、中通、圆通、顺风等快递物流往来货运繁忙;微信、支付宝收付款十分方便,足不出户,即可买遍天下奇珍万物,无须开店,就能销售本土产品。
四、行路的改变
七十年代前,仅我们延吉而言,交通十分闭塞,路窄,破损严重,市内公交车一共4条线路,百姓出行难。现在公交线路覆盖延吉市大街小巷,出租车不分白天黑天穿梭在街道上,私家车更方便了大家的出行。当改革的号角吹响,要致富,先修路,党和政府的意志,很快成了民众的共识,四十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异常迅猛,铁路、公路、航空的修建更是为我们打开了探索世界的大门。
当我开启四十年前尘封的记忆,再回想那段过去的时光,我发现,那时的日子是如此的单调和枯燥,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度是那样暗淡无光。如今,中国的社会主义,带给全世界的是惊艳,城乡人群文化水平和生活条件大大上升,我们要珍惜自己优秀的社会制度,热爱党和政府,尽到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只要全党全民一条心,我坚信,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并列提出,深化了对改革目的和发展归宿的认识。我们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紧密团结在习近平主席的党中央周围,再接再励,艰苦奋斗,努力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谱写更加壮丽的篇章,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新闻早报】鸟界“国宝”东方白鹳现身延吉...
- 【快搜吉林】延吉柳新村脱贫攻坚显成效 在延吉市朝阳川镇,柳新村一直很有名。过去有名是因为穷;现在有名是因为美和富。尤其是今年中央巡视组第八组在柳新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项 ...
- 【央视·每日农经】冷面春风:延吉冷面...
- 【新华网】延吉西市场——忘不掉的乡愁 抹不掉的情 在延吉,你一定听到过这样的吆喝。辣白菜的要不要啊?米肠的买吧!来吧,都便宜的给! 在延吉,你一定闻到过这种味道。浓郁的明太鱼 ...
- 【吉林广播网】仁坪村:边陲小村四十载岁月变迁 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改革率先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并以磅礴之势迅速推向全国。1984年,改革的春风终于刮到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