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街区新闻 > 北山街道 > 正文

战疫一线的铁汉须眉和铿锵玫瑰 ——北山街道丹英社区工作者抗疫纪实

2022-04-03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在北山街道丹英社区的抗疫一线上,有这样一群平凡的人,他们坚守岗位,冲锋在前,深入各家各户,展开拉网式摸排、地毯式搜索,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仍然兢兢业业的为人民谋福祉,全心全意守护百姓安危。他们就是丹英社区的工作者,是战疫一线的铁汉须眉和铿锵玫瑰。

  马世伟、韩恩国、刘洋是丹英社区的副主任,平时工作中无论是老旧小区改造、综治维稳还是民兵训练都有他们三人的身影。疫情袭来,这三兄弟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承担着医疗垃圾清理转运、物资搬运、红色代办送菜送药、巡查消杀、全员核酸采样点布置及收尾等体力工作,还要负责各自网格内重点人员的管控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三人包揽了所有的“脏活、累活、难活”,连续二十多天吃住在社区。饿了就泡个面,累了就铺张报纸睡在地上,三人在艰苦的工作中没有一句怨言,嘴上挂着的都是“我去送”“我来搬”“我负责”“请放心”。他们是社区的“顶梁柱”,用结实的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用铮铮铁骨筑起保障群众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的“防护墙”。
 

 

  马世伟是一名退役军人,疫情突发临危受命,担任丹英社区疫情防控总指挥。退役不褪色,他发挥优势,安排部署工作十分果决。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在马世伟看似粗犷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超乎常人的细心,不论是日常防控还是全员核酸工作,他都能想到许多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及时敦促大家改进,提高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精细度。每次上门入户前,他都要提醒工作人员做好防护,保证自身安全。他就是丹英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定盘星”,也是工作人员的“大哥”,有他在,大家都觉得心里很踏实。
 

 



  韩恩国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入岗之初,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定时提交思想汇报,能早日入党一直是他的目标和追求。不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疫情期间,他虽不是党员,但却时刻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当得知辖区内居家隔离的群众家中水管爆裂,他第一时间帮助群众联系专业水管工,但工人都因是居家隔离人员,害怕有生命危险,纷纷拒绝。情急之下,韩恩国义无反顾穿上防护服,拿起工具,上门入户维修,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疫情防控期间,作为第一网格的网格长,他无论多忙都要保证每天2次上门,对隔离人员进行随访、消杀楼道、提供红色代办等。他说,我所拥有的青春和生命,都是用来为民服务的,我要把汗水都挥洒在深爱的丹英社区。


 

  刘洋是新入职不久的社区工作者,曾经是“程序员”的他是丹英社区探索创建“智慧社区”的“技术流”。面对全新的工作岗位,他虚心学习,很快就进入角色。战疫期间,他是听从指挥、指哪打哪的“急先锋”,是步履不停、尽职尽责的“小陀螺”。送菜、送药、贴封条、倒垃圾、夜晚入户、处理突发事件,他总是抢着干最辛苦的活,帮助同事分担最麻烦的工作。由于工作疲劳,他在夜晚值守归途中意外受伤,脖子被勒出深深的血痕,他没有声张,一直到被同事发现后才笑笑说:“没事,不严重,别担心,疫情结束后我好好睡一觉就好了。”他怀揣满腔热血,全心投入战疫一线。
丹英社区的抗疫战线上,不仅有可靠的“铁汉须眉”,还有耐心的“铿锵玫瑰”。她们的身影忙碌在社区里、网格中,她们承担着社区里最繁杂、最琐碎的任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们就是战疫胜利坚如磐石的强大后盾。


  贾兰是丹英社区党委副书记,承担着报送疫情数据的重要职责。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政策,她每天都要报送大量的数据,还要根据上级指令全面统筹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她还是社区便民热线的话务员,每天都要接上百个电话,为群众解答问题。一身兼数职,她一丝不苟确保工作质效;加班到深夜,她无私奉献从不喊苦喊累。她就是丹英社区疫情防控的“指南针”,率先垂范,不畏艰难,坚守岗位,以大局为重,以工作为重,展现了新时代社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周洋是丹英社区党委宣传委员,肩负着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她深入网格,在摸底排查的同时进行宣教工作,利用微信平台每天及时、准确的推送疫情防控知识,回应群众的关切,让广大群众随时掌握疫情信息情况,为丹英社区营造坚定信心、科学防治、战胜疫情的浓厚氛围提供坚实基础。疫情期间,她毅然决然冲在一线,常常披星戴月,照顾不上家中年幼的儿子和行动不便的母亲。她说,对于家庭心中有愧,但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付出的一切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王丽丽是丹英社区协理员,在面对疫情时她同其他社区工作者一道,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一直奋战在抗疫最一线。上门贴封条、整理档案、卡口封堵、楼道消杀、扔垃圾......只要有任务,她都能第一时间完成。由于长时间连续工作,她眼睛红肿,嘴里溃疡,身体出现了许多不适症状。但她没有请假休息,一直默默坚守。由于疫情和工作的关系,丈夫远在韩国,王丽丽就一人带孩子在中国生活。疫情期间,她只能找亲戚来帮忙照看孩子。一天到晚的忙碌,她吃住在社区,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想念妈妈的时候只能视频通话,看着许久未见的孩子,她留下了心酸的泪水。可过后又咬咬牙,继续奔走在网格中,忙碌在一线上,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更多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