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新闻
融媒集萃
视·听延吉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专题专栏
融媒直播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媒体报道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机关党建 青年延吉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专题专栏 > 正文

第九节 延吉市各项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2020-10-26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延吉市委在反奸清算、公地分配、土地改革、组织互助组,以及组织和调整工业、手工业秩序等一系列工作中,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克服日伪统治造成的各种困难,尽快恢复和发展工业、农业以及手工业,有力支援了解放战争。延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较早、统治严酷的地区之一,由于长期遭受掠夺和破坏,民族工业遭到破坏,农村经济萧条,日伪投降前进行的疯狂破坏,导致工厂倒闭、生产停顿。加之蒋介石发动内战后,物资遭到严密封锁,人民缺吃少穿,困难重重。中共延吉市委为了尽快恢复生产,积极组织生产互助,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克服了小农经济思想等许多困难,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生产,初步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一、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国营企业建立与发展  日伪统治时期,延吉工农业倍受摧残。因此,1945年延吉光复初期,延吉市的工业基础很薄弱,市内只有食品、制酒、油坊、服装、铁工、粉条、印刷等几种手工作坊为主要形式的工业门类。延吉光复后,中共延吉市委、市政府根据省政府发布的《吉林省敌伪产处理暂行方法》,没收38家日伪企业,没收煤、铜矿山13处,金矿12处。经过维修、组建后陆续恢复生产,大豆油坊(今粮库)、市供销社、门市部(沦陷时期的消费组合)等企业成为延吉市第一批全民所有制企业。1947年,建立了延吉市服装厂。1949年,延吉市政府把私营牛马铁工厂、市运输公司、新中铁工厂合并为延吉市农具厂。到1949年6月,全市共有11个国营企业,其中中央直属企业1个,省属企业1个,州属企业6个,市属企业3个,工业总产值7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5%。国营企业生产资料为全民所有,经营管理仿照苏联模式,按照国家计划生产,产品统包统销,由国家统负盈亏。收益分配上,无论工厂盈亏工人所得不变。
集体所有制企业建立与发展  1947年,由陶瓷、粉条、供销社等行业人员组成的公民合作社成立,成为延吉市第一个集体所有制组织。随后,服装、农具、铁器、木器、机械等合作社相继成立。社员缴纳股金,主要的生产工具、原料或成品折价入股,产品就地取材,利用当地资源和各种废品资料,生产本行业传统产品,产品由商业部门统购、包销,经济上自负盈亏。实行严格的生产责任制度、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以及材料实领、保管制度。生产记工定量,产品定料。收益分配实行计件工资制,净利润提成或劳动分红,除了向国家上缴税金外,按合作社章程规定设公积金和公益金。由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到职工的收入,职工普遍有较强的责任感。经民主选举的理事会、监事会为集体当家理财。
延吉光复初期,工业基础薄弱,市内只有食品、制酒、油坊、服装、铁工、粉条、印刷、木器为主要形式的工业门类。其中,食品加工厂首先恢复生产,6户生产糕点的手工作坊集中在今进学小学南路一条街上。风味食品有汉族传统的“京八件”、“混糖八件”等糕点,罗同兴、王德昌、韩鸿庆3家酱菜厂以及高家豆腐坊。粮油加工业有施家磨坊、赵家磨坊、邓家磨坊等,大的粮油加工业有工民油坊、北山油坊、延边大豆油坊等10家。其中,大豆油坊日产豆油6千斤、豆饼6万斤。1947年,延吉市服装厂成立。1949年,延吉市政府把私营牛马铁工厂、市运输公司、新中铁工厂合并为延吉市农具厂,专门生产农具。
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  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注入了活力。经过初步的土地改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翻了身,从封建土地制度下解放出来,成了土地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焕发出空前的生产积极性,成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最活跃因素。光复初期,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颁布实施“行政纲领”和《延边专区租田条例》,要求各农村成立由行政委员会、各团体代表、地主和佃农参加的调解委员会,确定地租。“条例”规定“活租出租者,上等地得37%,中等地得30%,下等地得22%”。
“条例”还规定,“承租人为出租人无代价劳动或送礼及代运打后粮食等方法,一律废止”。农村群众减轻了地租,又废除了为地主负担无偿劳动的超经济剥削,生产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1946年7月,延边各县根据东北局的指示,在广大农村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农业生产和农村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1947年2月15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加强推动农村生产运动》的政令:(一)凡农民分得土地,由政府发地照,以确定地权;(二)凡个人土地,须一律按时耕种,不得荒芜;(三)奖励开荒,开生荒免征公粮三年,开熟荒免征公粮一年;(四)本年度征粮总数比上一年减少10%。2月25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又发出《关于开展农村生产运动的指示》,指出“领导与组织今年的生产运动,乃是各级政府和群众团体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之一”,要求各地搞好春耕动员,号召群众组织起来解决生产中的困难,提倡发展农村副业、畜牧业和养殖业。吉林省委、省政府根据东北局有关指示精神,于1947年1月发出《关于1947年农业生产的决定》,强调“农业第一”,“发展农业生产,大量增加粮食”,要求在吉林东北地区扩大耕地面积3.5万垧,增加产量3.18万吨。
1948年春天,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发出《给各级党委、政府、农会的指示》,并在《生产动员令》中指出:加紧农业大生产,兴家立业,发展财富,在经济上彻底翻身,巩固土地改革的胜利,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是全体人民唯一的重要任务。
1949年元旦,中共吉林省委发出“全力发展生产,全力支援战争”的号召,要求全省党政军民把生产工作当作当前最中心工作,并提出以农业为主、工业及副业为辅的发展方针。从1949年春天起,全省掀起农业生产高潮,播种面积达296万余垧,是历史最高年份。
这一时期,延吉一些农村出现了一些新型农业生产合作组织。1946年春,兴安乡发展村烈军属李玉今率先成立季节性互助组,第二年联合11户农民成立常年互助组。之后,兴安乡兴安村宋仁俊、蔬菜队陈承年、长白乡新丰村崔竹松、小营乡小营村金信淑等陆续成立互助组,互助组分为季节组、常年组、包粮组等。插秧组是在插秧季节以工换工的形式组成的临时性劳动组织。换工组也是这种性质的组织,在春耕插秧、水田插秧、夏锄铲趟、收割打场等农忙季节缺乏劳动力或无耕畜力的农户互相帮工换工。季节组是在春、夏、秋3个季节互相帮工换工的临时性劳动组织。季节组和换工组的区别在于,季节组选举一人为领导,开春定出生产计划,平时评工记分,到期清工结账。常年组是常年互相帮工的劳动组织,少则十余户,多则二三十户,有领导,有骨干,有生产计划,选举有技术专长的农民种植经济作物,从事畜牧业生产,收益分配除提留公益金、公积金外,按工分红。包粮组按土地好差、多少自报产量,经过民主评议制定出标准产量,到秋天(受灾时除外)按标准产量得粮,超产不给个人,年终按出工天数计酬。1949年,延吉市有季节组210个,参加季节组的有976户,参加互助组的有270户。

二、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

延吉光复后,中共延吉市委、市政府没收了日本商人在延吉的全部资产。这一时期,市面秩序混乱,物价上涨,多数私营商户只经营东北沦陷时期积存的商品。为活跃商品流通,政府对私营商业采取了保护和扶持措施,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1946年6月,在中共延吉市委的领导下筹集各方资金,各个乡共兴办16个大众百货店、军属合作社。11月,延吉市职工合作社成立,经营农场、煤矿、毛比鲁油厂、铁工所、油坊、精米所等企业,从业人员有439人。
1947年土改以后,延吉市郊区吸收农民投资入股,先后成立了小营、园艺、长白、兴安供销部,主要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日用品及农副产品收购。期间,政府为了扶持工商业,在批购物资上给予了优惠待遇,如国营商业对合作社实行短期赊销等。这一措施,对保障农业生产,打击投机倒把分子,稳定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恢复和发展私营企业及个体手工业方面,政府实行有利于私营工业、手工业的政策,如合理调整税收,发放贷款,在原料分配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对生产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企业,有关部门组织加工订货等,使铸造、小农具、薄铁、碾米、豆腐、酱菜、服装、编织、木器、陶器等16个行业300余户工商户的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到建国初期,延吉个体工商户达到340户,占全市工商业的84.69%。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经济活动中,私营和个体户充分发挥“船小调头快”优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补充部分,方便了人民生活。

三、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工作的中心是为了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主要任务就是支援解放战争、进行土地改革、发展生产、建设政权、发展文化教育。延吉市作为解放战争时期延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始终走在了全州的先进行列。

(一)电影、新闻、广播、出版、文艺宣传

电影  1933年,日本影片商人铃木带进电影放映机和影片,并建起面积为700平方米、500个座位的新富剧场(此影院于1941年改为国民会馆)。1939年,由民众集资筹建一座面积1800平方米、700个座位的影院,称延新剧场。当时影院放映设备很差,放映机是日本造“打片式”,后改为“罗亚露”。每周放映3天中国片,放映4天日本片。影院的观众多为侵华日军、伪职员、日本移民和一些有钱人,亦有部分学生。上映的影片有《万里寻母》、《51号大侦探》(上海无声片)、《花木兰》(上海有声片)、《鸦片战争》(日本片)、《孙悟空》(日本片)、《桃太郎》(日本片)等。
延吉光复以后,电影一度停放。1949年,吉林省军区文工团接管新富剧场(后改为斯大林剧场)和延新剧场。第一批影片是《普通士兵》(苏联片)、《光芒万丈》、《桥》等国产片。

《韩民日报》朝鲜文 1945年9月18日在延吉创刊,8开2版。该报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但它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旗帜鲜明,报道南朝鲜各政党的主张,偶尔也介绍革命书刊。1945年11月4日停刊。
《吉东日报》 1946年5月,吉东军区政治部在延吉市创办《吉东日报》,对开二版。7月,吉林省在延吉市创办朝、汉文版《吉林日报》,日发行量7000余份。吉林省委迁至吉林市后,汉文版停刊。
《东北朝鲜人民报》朝鲜文  1949年4月1日创刊。经中共中央东北局批准,将东满的《延边日报》、南满的《团结日报》、北满的《民主日报》三种朝鲜文报纸合为《东北朝鲜人民报》,社址延吉。在中共延边地委的领导下,该报面向东北三省的朝鲜族,报纸对开四版,周六刊。
广播  1938年4月1日,日本人在延吉建立延吉广播电台,即“延吉发送局”,发射功率200瓦,频率785千赫,每日以俄、日、汉三国语言广播,是为日本侵略者所控制的反动宣传喉舌。1943年,延吉广播电台更名为“间岛广播电台”,或称“间岛放送局”,以日语、朝鲜语、汉语同时广播。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对“间岛广播电台”实行军事管制。1946年4月苏联红军撤走后,人民政府接管了电台,转播延安广播电台的节目。
1946年,中共吉林省委迁至延吉。6月初,在省委宣传部和延吉市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始筹备建立“延吉新华广播电台”。经过一系列紧张的工作后,于6月16日开始正式用朝鲜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播出。延吉新华广播电台的正式开播,开创了我国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事业。通过广播及时向市民传达人民军队在全国和东北战场的胜利消息,宣传土地改革和人民政权的建立等消息,有力地配合了建设东北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延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成立,是我国民族新闻广播事业进入发展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延边教育出版社  1947年3月24日创建延边教育出版社,编印朝鲜文中小学课本和教育图书。建立初期,隶属吉林省教育厅。1948年以后,隶属延边专员公署文教科。它是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的前身,是朝鲜族第一个专业出版社,也是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教育出版社。
文艺宣传活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945年至1946年,各地文艺团体相继成立。1945年9月,延吉市部分爱好文艺的青年人自发组织了“延吉华光剧团”。翌年5月,改编为“吉东军区保安军政治部宣传队”,团长陈克,副团长高叶,教导员何琪,下设两个大队,一大队为汉族大队,二大队为朝鲜族大队,共200余人。吉林军区文工团组成后,除配合土改排练一些剧目外,还集中精力排练歌剧《白毛女》。1947年1月14日,歌剧《白毛女》在延吉市延新剧场正式公演,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1947年上半年,吉林军区文工团在延边、吉东地区演出《白毛女》100余场,观众达15万人次。同时,还陆续上演了表现人民获得解放题材的独幕哑剧《地狱天堂》和描写党的地下工作者在黎明前的暗夜里为迎接胜利曙光,而忘我斗争题材的四幕话剧《最后的密电》。为迎接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演出歌剧《解放的钟声》、话剧《胜利的血史》等。在解放战争时期,延吉文艺宣传活动非常活跃,鼓舞了解放区人民反奸清算、土地改革、支援前线等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延吉人民大众的阶级觉悟。

(二)教育
   
1946年9月24日,吉东行政委员会发出《关于改造学校教育与开展冬学运动的指示》,确定了教育的基本方针。这一时期,主要任务是为支援解放战争、进行土地改革、发展生产、建设政权、发展文化教育培养优秀干部。为此,学校教育以政治思想启蒙教育为中心,以解放战争、土地改革为主要内容,积极争取、教育、改造旧知识分子,培养新型知识分子。
学校教育  延吉光复后,由教育界知名人士崔文镐、金裕勋等人发起成立延吉教育同盟,并接管东北沦陷时期的学校。间岛省立第一国民高等学校改为延吉中学,主持人李浩源。间岛省立第二国民高等学校改为延吉两级中学校,主持人魏近晨。间岛省立女子高等学校汉族学生分出,改编为延吉女子两级学校,主持人姜球沣。该校朝鲜族学生分出改编为高丽女子中学校,主持人严武。原私立王道书院改编为光成中学,主持人韩锡基。
11月27日,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12月6日,间岛市改为延吉街,隶属延吉县管辖。延边专署接管中等学校,延吉街接收市内各小学校,规定民族学校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1946年1月,延边专署公布“十大施政方针”,规定:“要废止奴化教育,实行新民主主义文化,恢复学校,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救济失学青年,帮助建立并发展文化团体。”据此,延吉市(县)首先恢复办学和改组学校,并加以整顿:(1)实行合校,2所汉族中学校与龙井龙城中学合并,成立延吉第一中学;3所朝鲜族中学合并,成立延吉第二中学;长白乡3所小学合并,成立长白小学;兴安乡3所小学合并,成立兴安初级小学校。(2)延吉市区私立学校改为延吉市学校,农村私立小学改为“民办公助”学校。(3)实行中心小学和重点学校制,北山小学校、河南小学校定为延吉县中心完全小学校。市二中、河南小学校定为延吉县重点学校,把德才兼备的教师调到这2所学校,起示范作用。(4)改旧校名。延吉市5所学校更改日伪时期的校名,并废除日伪时期的学校管理体制。经过改组和整顿,延吉市小学有8所,学生5 221人,其中朝鲜族4 436人,教职员工110人;2所中学共有学生1 360人,其中朝鲜族1 054人;延吉市一中有1个高中班,学生36人。
1946年5月28日,吉林省政府由吉林市迁至延吉市,8月26日,吉林省政府在延吉成立民主学院,培养朝、汉族干部,设工业、教育、行政、财政4个系,吉林省省长周保中兼任校长。
同年,延吉市政府组织老师参加假期政治训练班,学习抗日斗争史、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教育方针。训练班的任务是审查历史,改造思想,集中解决教员头脑中残留的“以国民党为正统”的错误观念,争取多数教员转向革命,为人民服务。
1947年6月6日,延吉市中小学教师170人在省立延吉一中召开庆祝第一次教师节座谈会,表彰模范教师2名、立功教师25名,并成立支援前线后援会,通过了声援蒋管区师生反饥饿斗争的电文。
1948年,吉林省政府由延吉市迁到吉林市。为密切与地方联系,便于领导,省政府决定:原省立延吉第一中学、省立延吉第二中学分别改为延吉县立第一中学、延吉县立第二中学,归延吉县领导管理。与此同时,一个以普及时事政治教育为主,辅以学习文化、识字为内容的冬学运动在延吉市蓬勃兴起,学员达5 200余人以上。
同年,在中学贯彻阶级路线、“向工农开门”的方针,树立为贫雇农服务的思想,招生中优先照顾工农子弟。延吉市一中增设了简易师范班,延吉市一中和延吉市二中均设立农干班,吸收工农子弟,给他们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不接收大地主、大恶霸、大汉奸、反动头子、家庭有重大问题的子女。针对教员本身反对土地革命、有破坏土地革命的行为,或沦为斗争对象、敌伪残余分子的,一律予以除名。
1949年4月1日,全国第一所朝鲜民族教育高等学府——延边大学在延吉市创立。它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建校初期,设有文学部、理工学部、医学部、农业专科。[附20号照片延边大学]
成人教育  宣统元年(1909年),局子街设有半日学堂,是招收失学者的夜校,学制二年,后并入延吉小学堂。
1916年,延吉劝学所设夜校招收无职业青年(年龄不限)识文断字,学制一年,设国文、修身等课程。
延吉光复初期,青壮年中的文盲、半文盲占80%,当时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识字为主兼政治启蒙教育,为反奸清算、农村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及解放战争服务。这一时期城乡扫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兴办夜校、冬学。城镇夜校扫盲以职工为主要对象,主要学习党章、时事政治,以及识字课本,初小算术等。农村冬学对象主要是青年农民为主,优先吸收农会会员和积极分子。冬学时间多在12月至翌年2月间。有的乡村冬学分为干部、青壮年、儿童、妇女、老年班,冬学教员多来至当地中学生中的品学兼优者,教材使用省教育厅印发的《冬学识字本》。

(三)卫生事业

卫生事业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政府为培植西医,对中医采取限制、排挤政策,但鉴于中医对市民之影响和信誉,日伪当局未能完全取缔。1934年当局借对中医实力检测之机,强行取缔中医。1939年,日伪当局集中全市307名中医举办汉医研习会,最后经考试合格者仅12人。对这些中医,日伪当局通过“间岛汉药统治地方组合”、“间岛生药统制株式会社”等组织严加控制,进而垄断全市中医业及中医药材的生产、收购、批发、零售等业务,并拉拢部分名医为其服务。
光复前夕,延吉市内有百余名中医中药人员,而当局允许开业的中医诊所仅21家,中药店7家。光复后,延吉市人民政府接管伪间岛省立医院,更名为延吉市医院,有职工12名、病床15张、日本产旧显微镜1架、铁板手术台1张、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包各一套、止血钳20多把及其它手术器具若干,院长李大根。随后,原本为半农半医的民间民族医药人员获得了公开开业和受聘的自由,促进了民族医药队伍迅速发展。1946年,根据延边行政专员公署、吉东防疫委员会发布的《防疫注射、饮水消毒9条防疫措施》的精神,延吉市政府建立市、乡、村三级卫生防疫机构,培养1000多人卫生防疫队伍,组织医疗队伍深入到工厂、农村宣传卫生常识,开展巡回医疗工作。 
1949年4月,延吉市人民政府根据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的《东北各级卫生组织机构暂行方法条例》设卫生股。
爱国卫生运动  民国时期,政府以卫生为健民强国之要。1929年,延吉市政筹备处先后定出“卫生运动大会实行大纲”及一系列有关细则,成立市卫生队专司街巷、道路、公厕、市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并把市内各商铺分为六等,住户分为四等,每月按等征收清洁费,充作卫生队及其它杂费。
东北沦陷时期,仍由卫生队负责公共卫生。1940年伪间岛省政府颁布实施“市街清扫法”,由卫生警察监督实施。每年春秋两季强制性打扫卫生,其重点是饭店酒楼、肉铺、菜摊、市街等。
解放初期,延吉市人民在市政府的领导下,为尽快改变伪反动政府遗留下来的污浊不堪落后的卫生状况,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1945年初,延吉流行斑疹伤寒,发病559人,死亡105人。
1946年夏,为了防止朝鲜及图们一带流行的霍乱蔓延到延吉,在吉东防疫委员会的指导下,市政府动员全市群众,采取“防疫注射,饮水消毒”等九条措施,并开展了卫生清洁活动。1947年,延吉市基本消灭了霍乱病,并建立起市、乡、村三级防疫情报网,举行防疫骨干培训班,普及饮水消毒知识等。
1948年5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出了“关于开展卫生清洁运动”的指令。当时由于解放不久,人民生活仍然贫困,缺乏清运工具与车辆。但是,全市各族人民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大搞卫生清洁运动。
1949年仅一年,全市就有311个垃圾箱,一年内堆积垃圾27500车、粪便16500车,若要运出需25台车,可当时只能动员7台车,其余则动员男女老少,全靠人力搬运。
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延吉市文化、教育、卫生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支援前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