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新闻
融媒集萃
视·听延吉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专题专栏
融媒直播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媒体报道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机关党建 青年延吉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专题专栏 > 正文

第二节、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状况

2020-06-24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从光绪七年(1881年)清政府正式实施移民实边开始,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延吉各族人民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基础与生存环境,多数人的生活比起朝鲜故国和山东等内地老家时有了明显的改善。延吉的农业、工商业和教育、文化、医疗等各个行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限制和当时社会局势始终动荡不稳的影响,延吉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农业  咸丰年间,沉寂百余年的南荒围场开始有了人烟。图们江南岸的朝鲜灾民和国内山东、河北等地的垦荒农民冒着被官府驱赶、捉拿的危险,前往延吉地区开垦土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垦民孙长海在今依兰镇平安村开垦2.7公顷,种植了大麦和玉米。垦民王济在今小营镇长白乡处开荒3.4公顷,种植了大豆、谷子。尝到甜头的垦民越聚越多,清政府虽三令五申不准开荒,但始终未能奏效。光绪七年(1881年),清政府在南岗设置招垦分局,当时奏报南岗有垦成熟地18939.62公顷。山东、河北一带垦民视此地为淘金地,胆大一些的携家带口前来谋生。招垦分局准许他们认领荒原,并发放“四至土地执照”。“四至土地执照”未标明地亩,于是领有此照的一些强权者就无限扩张土地,一时间出现了许多因人手不够未及开垦的土地。光绪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设置越垦局,划出图们江左岸长约350公里,宽25公里地带,允许朝鲜农民越江垦荒,吸引了大批日本高压之下的朝鲜农民前来垦荒,其中许多人成为领有“四至土地执照”者的佣工或佃农。光绪十五年(1889年),朝鲜北部发生前所未有的大水灾、虫灾和旱灾,朝鲜贫苦农民为了谋求生路,越过图们江,涌入今延吉地区境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一韩姓农民勾结官府,霸占开垦100公顷土地。到1919年前后,陆续有垦民在今小营镇东光、东风、明新、民主、吉兴、光进、民兴及今依兰镇的自安、清茶、利民、台岩、新岩等村开垦土地1875公顷。到1928年,延吉区域内的平原、丘陵、台地、坡地基本被开垦,垦殖率达17.9%。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为解决其国内粮荒和侵略战争的需要,订出庞大的开垦计划。自1933年起,日本侵略者实行并屯政策,强行吞并土地,并以“开拓满洲”为名,从日本、朝鲜大量移入开拓民,开垦土地。这一时期,耕地开垦方式主要有日本人开拓、朝鲜人开拓、满人开拓和学田地(学田地清末已有)等4种。1937年,延吉地区旱田开发总面积为72495公顷。1943年,延吉地区计有2913户农户,其中朝鲜族农户占90.25%,已陆续开发小营子、祥发源、达理洞、龙浦洞、龙河等地的丘陵万余公顷。

  延吉地区的手工农具是19世纪中叶由汉族、朝鲜农民带来的。直到解放初期,用的农具基本上是三弯(弯犁、弯锄、弯镰)、三石(石磙、石碾、石磨)等传统农具,新中国成立后,在农业生产田间作业的许多环节仍旧沿用。

  林材业  南岗封禁200多年来,境内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光绪五年(1879年),朝鲜饥民过图们江进入延吉地区,开荒种地。他们和关内移民出于生活需要,盲目采伐森林,自用、出售木材,毁林垦田,破坏了图们江左岸的森林资源。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延吉地区有了专门的木帮。

  清末,延吉有5户木匠铺,产品有简单的家具、建筑材料、牛马车、手摇纺车和简易编织机、官箱柜、坐凳、米斗等。

  1914年,民国政府颁布《森林法》。1920年,国民政府农商部颁布修订了《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在延边地区大量开设林场,民间采木业日趋兴盛。

  1915年,延吉林地面积为10.6万公顷。其中,疏林地2.9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7%;中密林7.7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73%。

  1919年,吉林森林局在延吉局子街成立,由于只征木税(11%),放松管理,官有林仍遭民间自由采伐。1912年至1926年间,布尔哈通河流域被采伐木材107270立方米。

  私营及个体手工业  清末,随着市井繁荣,各类简单的手工业作坊应运而生。最早出现的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办的延吉海源长酿酒坊,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办的祥发源酿酒坊。宣统元年(1909年),延吉小型家庭手工业有82户。至20世纪20年代,发展到30个行业200余户。有磨坊、糖坊、油坊、粉坊、烧锅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亦有纸坊、铁匠炉、银匠铺、皮铺等生活用品和农业生产工具制造业。这些手工业铺坊规模小的有资本金几千元,大的有大工场,资产本金有数万元。规模小些的铺坊多以家庭为单位,产品自产自销;规模大些的铺坊、工场则雇佣伙计(也称劳金)。如“海源长”烧锅有资本金万余元,雇工32人。祥发源烧锅资本金3万元,有厂房30余间,雇工40余人,形成最早的劳资关系。工匠、伙计、学徒辛苦劳动但收入微薄,雇佣双方关系紧张。掌柜房东制定实施一整套严厉而苛刻的管理方法。

  民国时期,延吉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发展成为周围几个县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全市人口已达15640人,市场经济繁荣,手工业发展至30多个行业300余户工场。其中油坊19户,磨坊45户,粉坊4户,烧锅4户,铁匠炉20余户,制革业17户,砖瓦陶器10户(每次出窑可产青砖、二青砖、花砖、红砖3万多块),成衣铺、药铺、各种修理业几十户,延吉工业年平均产值达150万元。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株式会社、洋行、公司等经济实体,进行经济侵略和渗透,本地手工业工场受到严重冲击,纷纷倒闭。仅面粉加工业就因日本“天高”、“双人美”面粉的倾入,40多家磨坊停产。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的政策措施,如调整税收、发放贷款、在原材料分配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对生产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企业,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加工订货等工作,推动制造、小农具、薄铁、碾米、豆腐、酱菜、服装、编织、木器、陶瓷等16行业300余户工商户迅速恢复生产。至建国初,延吉个体工商户340户,占全市工商业的84.7%。

  工商业  清朝末年,数千靖边军驻扎在局子街,珲春招垦局亦在延吉设立分局,加之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局子街人口日增。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为互通有无,自然形成了钱物交换的场所。当时的集市贸易主要有柴草、炕席、山货、蔬菜、瓜果、禽蛋及少量的粮食等。最早形成的集市有局子街西段的上市场(原西市场址)和局子街下市场(现朝阳小学址)。当时集市尚无任何设施,多摆地摊。后渐渐形成了固定的集日,上市场开市日定为阴历一、六日。下市场开市日定为四、九日。逢集日,除本地商人外,亦有外来数百人在街两侧地段设露天店行商。交易物品有谷类、蔬菜、鱼类、衣服等,光顾集市少则2-3百人,多则7-8百人。

  至19世纪80年代末,在招垦分局周围逐步形成诸多商业网点,街内人口达4千余人,外加吉强军2千人马驻扎。当时有各类商户百余户,均为私营,市景颇为繁盛。宣统元年(1909年),日本胁迫清政府签订《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亦称《间岛条约》)。根据这一不平等条约,龙井村、局子街、百草沟、头道沟被辟为商埠地,大量日本人涌入商埠地居住、经商,使商业有了较快发展。由于延吉地区地理气候条件宜人,人口有增无减,商贾云集,颇有周边地方之中心的雏形。1912年至1931年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随着天图铁路的开通,局子街、珲春和龙井村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加。

  日本帝国主义在延边实行殖民经济统治政策,大肆掠夺粮食、木材、钢材、及各种资源,并建有洋行、株式会社,控制了金融、交通、通讯、海关及工矿业,日货亦充斥市场。九一八事变前,延边的民族工商业有了一定起色,延吉、龙井以及其它大小城镇出现了民族资本创办的粮米加工厂、铁工厂、木器厂、印刷厂和织袜厂以及店铺、旅店、饭店等经济实体。九一八事变后,日商大批涌入,垄断资本,独霸市场。日伪先后对鸦片、石油、食盐、火柴、面粉实行专卖,在延吉地区种植罂粟并销售鸦片,攫取暴利,毒害人民。1935年,由日本人在局子街开设的洋行、商会、饭店、旅店等共有28户。当地人开办股份或独资经营的商户有139户。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为搜刮民脂民膏以满足备战需求,实行“满洲国生活必需品配给制”,尤其严禁民间搞粮食交易,因而此间集市交易的品种多限于柴草、蔬菜、谷秸、炕席等。而粮食即便是亲戚之间互相送往,一旦被经济警察发现,亦予严厉追究,轻则挨罚,重则打成经济犯。此间,由街公所和商会管理集市,主要督查《满洲国生活必需品配给统制法》情况,控制市场物品品种,调解、仲裁工商事务。这一时期,由于日本大商号的垄断、排挤和兼并,民族工商业原料欠缺,销路不畅,经营每况愈下。1941年后,日伪“统制”不断强化,国人经营的商号纷纷转业或倒闭,中国店铺所剩无几。

  抗战胜利后,人民政府没收了日本商人在延吉的全部财产。这期间,社会秩序还是比较混乱,物价飞涨,多数私营商户只经营东北沦陷时期积存的商品。为活跃商品流通,人民政府对私营商业采取保护和扶持措施,使私营商业得到迅速恢复发展。1949年,延吉私营商户达2000户。

  教育  延吉素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由民间到官府,都崇文重教。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在中国内地新学堂教育和朝鲜半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由局子街各界进步人士筹款,将俄兵撤退后留下的31间营房(位于现延吉北山)改建为校舍,设立学务书院,分普通班和蒙养班,开启了延吉地区的教育历史。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朝鲜王朝末期大臣、反日复国活动家李相卨在龙井创办瑞甸书塾,向当地朝鲜族子弟讲授越南兴亡史、《李舜臣传》等,并把日本作为假想的敌人,进行军事教育。至当年10月,有80多人在瑞甸书塾受过教育,其影响面波及朝鲜会宁、钟城、稳城等地。第二年9月,瑞甸书塾被朝鲜统监府间岛临时派出所关闭,转移到明东村,改名为明东学校。[附4号明东学校照片]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朝鲜族垦民吴相根、李炳徽等人在延吉卧龙洞(今延吉小营镇民兴3队)创办昌东义塾。第二年,朝鲜族垦民具自允、金河锡、李东勋、金笠等人在小营子创办光成义塾。

  1909年(宣统元年)5月,延吉厅同知陶彬鉴于延吉居民“中岁以上即目不识丁,而就学之年迫于生计,文化程度十分低下”,于宣统二年(1910年)4月在府署南成立一所简易识字学塾,收学生25人。课程设置国文及算术,塾师许文能。宣统三年(1911年)3月,在局子街设立简易识字学店一所,收学生16人,塾师陈凤浩。

  后来,清政府实行对垦民教育“一视同仁”的政策,激发了垦民兴办教育的积极性,延吉县垦民模范学堂、私立普兴学堂、私立龙兴学堂、私立吉新学堂等垦民学堂及公园阅报处应运而生。

  1912年,局子街有官立小学堂3所、初级实业学堂2所、私立小学堂5所、半日学堂1所、简易识字学塾2所、讲习所和传习所各1所。学生总计272名,教员31名。

  至20世纪20年代初,延吉私塾增至10余所,规模扩大,其课程设置与国民学校相同,并另加《圣经》、英文两科。1924年,延吉道尹公署鉴于私塾与国民教育相抵牾,逐步取缔私塾。延吉沦陷后,私塾复兴。1934年4月,朝鲜族垦民崔时春在白石沟创办白石沟私塾。山东会馆创办一所私塾。一些在小学就读的学生为提高作文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夜晚和假期也到私塾学习。1937年,伪满洲国民生部颁布“新学制”以后,取消私塾。

  医疗卫生  1880年(光绪六年),山东小有名气的中医周道耕由于灾荒,从山东来到南岗,成为南岗第一位行医者。至光绪末年,陆续有数名中医迁入局子街,开药铺、诊所。其中,较有名气的有同仁堂、永和堂。由于从医者不需公认资格,行医售药无人管理,患者病情加重的现象屡见不鲜。

  1880年(光绪六年),吉林靖边军有军医一人,专为驻军治病。这是西医首次传入延吉地区。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驻延吉的边务督办陈昭常鉴于延吉缺医少药的现状,请示朝廷,由清政府拨款2千两黄金,第二年创设延吉第一所西医院边务医院。院长李绍良,天津医学堂毕业,医院有12名工作人员,14张病床。1910年(宣统二年),延吉商埠局接管边务医院,院名改为延吉商埠官医院,院长赵显扬。

  1884年(光绪十年),朝鲜垦民把民间东医传入南岗,并带入《东医宝鉴》、《东医寿世保元》、《医方活套》等东医经典著作。清末,延吉官立边务医院有3名看护员。民国时期医院也有少数护理人员,注射、处置等多由医生操作。道立局子街医院、间岛省局子街医院曾设看护员数十人。

  交通  清代,延边地区境内,只有少数几条驿道,在敦化额穆镇有西路驿站总站。19世纪80年代以后,清政府为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防止沙俄东侵,保卫东南边陲,遂逐年征集民夫,拓筑了盛京经吉林、敦化、南岗至宁古塔和南岗至珲春的两条道路,时称官道。1875年(光绪元年),吉林将军吴大澂调集民夫,修筑了由珲春大坎子驿站经南岗西北部依兰、南岗、朝阳川、老头沟、明月沟,进入敦化境内,长达150公里的官道,通往吉林、长春。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2月,吉林巡抚陈昭常与陆军督办吴禄贞从长春招募一个营工程兵,修筑了一条由吉林经敦化、延吉至六道沟的官道。当时,延吉境内人烟稀少,除几条官道,几乎没有乡道。后来,随着封禁政策废除,人口日渐增加,以后逐渐形成了数条自然乡道。

  宣统元年(1909年),延吉境内有三条大车道,一条是南岗经帽儿山至六道沟;另一条是南岗经六道沟、三合镇,通往朝鲜会宁郡;再一条是南岗经六道沟村东南行,再从今龙井市德新乡通往朝鲜稳城郡。至民国初期,延吉境内有两条长途大车道。其一吉林街道,是局子街至吉林间375公里长的官道,为吉林至延吉间的交通要道,人行车马、客货往来极为繁荣。后因小道险峻,森林阻隔,遇到雨期道路泥泞不堪,加上土匪比较猖獗,此道则逐渐废弃。其二宁古塔街道,是延吉至宁安通往海林的主要道路。从吉林来局子街的官吏绅商多走此路,后因汪清县一带匪贼横行,行人逐渐稀少。局子街通往其它县的重要道路还有:局子街至百草沟、局子街至天宝山、局子街至六道沟、局子街至八道沟、局子街至珲春再至海参崴、局子街至六道沟至朝鲜上三峰,但这些公路质量比较差,行车比较困难,遇雨雪天气经常道路受阻。

  早期的交通工具有马车、牛车、爬犁、驮马等。长途运输以马车为主,大型马车可载重4000斤以上,中型马车可载重3000斤以上,小型马车可载重3000斤以下,日行约百里。短途货运以牛车为主,冬季则使用爬犁。客运工具有马车、人力轿、畜拉轿车。轿有2人抬、4人抬、8人抬等,多为富人、官商所享用。

  1933年4月,日本侵略者拨经费20万日元,第一次在延边境内修筑公路,修国道一条、省道一条、地方公路两条。由于延吉是抗日游击区,为便于袭击抗日居民,日伪当局还修建“警备道”20余条。

  1935年,伪国道局按“军事、治安、经济”的顺序修建主要干线公路,延吉的几条干线公路也在其中。国道和省道路基加固并拓宽至三丈六尺,改建成全长390公里的简易公路,但当时修路标准比较低,一般没有高标准的加工硬化路面,导致通常是晴通雨阻。

  东北沦陷时期延吉境内的主要公路有:延敦路(延吉至敦化),全长150公里;延龙路(延吉至龙井),全长20公里;延图公路(延吉至图们),全长55公里;延珲公路(延吉至珲春),全长150公里;延八公路(延吉至八道),全长28公里;延汪路(延吉至百草沟),全长60公里。延吉至汪清路段由于常年失修,加上战乱破坏,一些路段只能通行畜力车和人力车。

  邮政  光绪七年(1881年),延吉地区设若干驿站传递文件,开始有了邮驿通信。后于光绪三十一年三月(1905年),由于边务和开发延边所需,将吉林、宁古塔、珲春驿路改为吉林、额穆、延吉、珲春驿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设局子街报房,开办延吉至珲春间的电报业务。第二年,成立局子街邮政局,开始办理收寄一般函件等业务,隶属吉林邮政管理局。宣统二年(1910年),设立官办局子街文报局。同年,局子街“间岛日本领事馆”内设朝鲜会宁第二邮便分室,隶属龙井村间岛邮政局。1914年,除办理官府公文、投递印刷品外,还开办了民间平信业务。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