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街道真情关爱 安置帮教谱新篇
北山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安置帮教工作,以在社区实施社会管理创新“三站统管”为契机,立足特殊人群管理,在全省率先探索出社区安置帮教工作新模式。
一是创新实行“2+7”联合帮教模式显成效。北山街道结合与州劳教所共驻共建实际,积极探索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安置帮教工作的新方法,指导丹山社区于2007年在帮教过程中,总结1991年以来10年间社区安置帮教经验,打破传统帮教方法,积极协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成爱心帮教家庭,创新联合帮教机制,先后探索出“1+2”、“1+3”、“2+7”(即7个不同职业身份的人帮扶2名劳教学员,组成一组特殊的“家庭”,让劳教学员切实感受到“家庭”温暖, 助推其加强改造)帮教模式,累计开展各项活动42次,书信往来60余封,参与人数达231人,为劳教学员捐款捐物价值达6万余元。截至目前,该社区包保的34名劳教学员,有26名学员提前解教。
二是用真情教化引导服刑人员重塑尊严。组织北山街道雷锋班典型人物金凤淑、韩武吉等人经常到劳教所为劳教学员进行宣讲,在他们的真情引导下,在劳教学员中成立了学雷锋班组,积极开展活动,使他们立志用真诚和感恩的心回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丹山社区书记金桂顺应省司法厅邀请,先后两次深入28家监狱、劳教所为4万多名服刑人员作“情系回归、重塑尊严”安置帮教典型事迹演讲,受到监狱干警和服刑人员广泛好评,得到中央综治委、司法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省通报表扬,并被评为全省“五五”普法先进个人。丹山社区2010度被评为省级“安置帮教先进社区”。
三是不断拓宽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渠道。在安置帮教过程中,“拉一把”助推劳教学员在所内加强改造,“送一程”鼓励其解教后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就业。街道协调圣手职业培训中心与州劳教所签订联合帮教协议,为学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并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社会保障和救济政策,先后帮扶16人就业,使他们重回社会后站稳脚步,从迷茫中找到方向走上正路,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四是街属各社区结合实际开展安置帮教普新篇。街属各社区加强社会管理,结合实际,大胆尝试,开拓创新。丹英社区以“三个感化”(即思想感化、行动感化、精神感化)为手段,用诚心、爱心、耐心做好帮教工作;丹华社区把刑释解教人员当朋友,在“帮”字上下功夫,采取以帮带教,帮教结合,帮中有教,教中带帮的方式进行帮教,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大胆安排2名法轮功刑释解教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工作,成效显著。系列举措使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政治上不受歧视,心灵上感到慰藉,生活上基本保障,实现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其重新违法犯罪的目标。
五是安置帮教成效显著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2011年全省社区安置帮教现场会在延吉举行,丹山、丹英、丹华社区的安置帮教经验材料在全省社区安置帮教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交流,与会领导对北山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经验给予充分肯定;丹山社区作为分会场,接待来自省、州、市相关部门的领导现场观摩丹山社区安置帮教经验。
一是创新实行“2+7”联合帮教模式显成效。北山街道结合与州劳教所共驻共建实际,积极探索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安置帮教工作的新方法,指导丹山社区于2007年在帮教过程中,总结1991年以来10年间社区安置帮教经验,打破传统帮教方法,积极协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组成爱心帮教家庭,创新联合帮教机制,先后探索出“1+2”、“1+3”、“2+7”(即7个不同职业身份的人帮扶2名劳教学员,组成一组特殊的“家庭”,让劳教学员切实感受到“家庭”温暖, 助推其加强改造)帮教模式,累计开展各项活动42次,书信往来60余封,参与人数达231人,为劳教学员捐款捐物价值达6万余元。截至目前,该社区包保的34名劳教学员,有26名学员提前解教。
二是用真情教化引导服刑人员重塑尊严。组织北山街道雷锋班典型人物金凤淑、韩武吉等人经常到劳教所为劳教学员进行宣讲,在他们的真情引导下,在劳教学员中成立了学雷锋班组,积极开展活动,使他们立志用真诚和感恩的心回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丹山社区书记金桂顺应省司法厅邀请,先后两次深入28家监狱、劳教所为4万多名服刑人员作“情系回归、重塑尊严”安置帮教典型事迹演讲,受到监狱干警和服刑人员广泛好评,得到中央综治委、司法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省通报表扬,并被评为全省“五五”普法先进个人。丹山社区2010度被评为省级“安置帮教先进社区”。
三是不断拓宽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渠道。在安置帮教过程中,“拉一把”助推劳教学员在所内加强改造,“送一程”鼓励其解教后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就业。街道协调圣手职业培训中心与州劳教所签订联合帮教协议,为学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并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社会保障和救济政策,先后帮扶16人就业,使他们重回社会后站稳脚步,从迷茫中找到方向走上正路,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四是街属各社区结合实际开展安置帮教普新篇。街属各社区加强社会管理,结合实际,大胆尝试,开拓创新。丹英社区以“三个感化”(即思想感化、行动感化、精神感化)为手段,用诚心、爱心、耐心做好帮教工作;丹华社区把刑释解教人员当朋友,在“帮”字上下功夫,采取以帮带教,帮教结合,帮中有教,教中带帮的方式进行帮教,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大胆安排2名法轮功刑释解教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工作,成效显著。系列举措使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政治上不受歧视,心灵上感到慰藉,生活上基本保障,实现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其重新违法犯罪的目标。
五是安置帮教成效显著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2011年全省社区安置帮教现场会在延吉举行,丹山、丹英、丹华社区的安置帮教经验材料在全省社区安置帮教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交流,与会领导对北山街道安置帮教工作经验给予充分肯定;丹山社区作为分会场,接待来自省、州、市相关部门的领导现场观摩丹山社区安置帮教经验。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