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新闻
融媒集萃
视·听延吉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专题专栏
融媒直播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媒体报道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机关党建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街区新闻 > 小营镇 > 正文

元葱合作社构筑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2012-05-29  标签:小营镇  来源:延吉新闻网
    小营镇依托本地区冷凉盆地气候优势,生产出的北方多层皮—黄皮出口型元葱,是目前国内出口的最佳品种,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全镇耕地2272.67公顷,其中元葱达650公顷(含外包地),产量3万吨,年创产值2,000多万元,产品注册“三农”牌商标,获绿色食品A级认证、获省名优、畅销品牌等称号,基地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出品示范区认证和验收,产品90%出口到“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现已形成了辐射北方乃至全国重要的元葱生产出口基地,是本地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出口创汇的主产业,现元葱种植户达1500多户,葱农的年人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辐射和带动周边及北方地区几万户农民增收致富,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20多户,最高收户达200多万元,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经纪人达30多人,这在延边乃至全国都居首位。

    多年来,小营镇依托区位优势,通过创建“三农”绿色品牌和标准化基地,强化科技创新和培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协会,拓展国内外销售网络,不断推进元葱产业化发展,形成了较稳定的“基地+合作社(协会)+农户”产业经营模式,并逐渐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构筑了延边元葱出口的新优势,成为了延边地区出口型农产品的又一张新名片。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延吉市小营镇吉兴元葱经济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2月7日,是在小营镇元葱协会、小营镇经纪人协会的基础上,由36户农民自发组建的延边州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工商、税务登记注册,注册资金153万元,延边蔬菜协会、延边大学教授等社会力量也加入本社,本社以种植元葱等蔬菜、出口销售、贮藏加工为主要业务。合作社成员辐射延边全州各地区元葱种植户达11个乡镇,现已成规模,并发展壮大大为:在册307户,种植耕地317公顷,占全州元葱总面积的40%,其中,(1)延吉市61户,耕地93公顷,大棚36栋36000平方米,蔬菜贮藏库3栋2600平方米;(2)和龙八家子河南村96户,耕地110公顷,蔬菜保鲜库1栋2200平方米;(3)图们68户,耕地32公顷;(4)敦化82户,耕地70公顷。
合作社已发展成——能为社员统一提供日本元葱一代杂交良种、农资采购、种植技术、产品销售等一体化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出口销售元葱1万元吨,产值达1千万多万元,成员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比非成员人均增收2500元。

    二、合作社发展历程
    自1992年以来,由于对俄贸易发展,延边元葱首次对外出口,且逐年出口量剧增。而小营镇以吉兴村为龙头,依托本地区冷凉盆地气候优势,生产出的北方多层皮—黄皮出口型元葱,其质量达到了国际市场需求的最佳标准,为国内出口元葱的最佳品种,被国内外客商所青睐,并纷纷争相订购,地此推动下,延边元葱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质量不断提升,面积由当初的仅几公顷,已发展的现在的800多公顷,单产也由当初的2.5万公斤/公顷,增加到现在的5万公斤/公顷,提升了1倍多,其品种也不断更新,并随着国际市场需求逐步稳定和发展。元葱产品由当初的单一出口到俄罗斯,扩大到日本、韩国、蒙古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辐射国内北方地区重要的元葱生产出口基地。

    为了做大做强延边元葱这一出口型产业,构筑延边元葱出口新优势,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于2001年成立了小营镇元葱协会,协会成立后面向市场,以农民为主体、为核心,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采取“一分三统”的合作模式,即“分散生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销售”,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随着元葱协会的不断发展,2005年小营镇经纪人成立,2008年小营镇吉兴元葱经济专业合作社成立,构筑了延边元葱出口的新优势。

    通过建立元葱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和协会,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流通成本,打响了产品品牌,拓展产销市场,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农民收益的不断优化增长。合作社已成为是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和龙八家子河南村原以种植大田地为主,在吉兴元葱合作社的元葱订单带动下,110公顷旱田自改种元葱以来,每公顷收入由原先的不到1万元,现增加到5万元以上,增幅达5倍多,村人均收入也由原先的35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8000多元,增幅达2倍之多,村里也因此多次被评为省、州、市致富先进典型。

    三、合作社的组织和管理

    小营镇吉兴元葱经济专业合作社积极为社员提供日本进口杂交一代元葱良种,无公害栽培技术、农用物资、国内外市场信息、组织出口销售等优质服务,建立健全了社员大会制度、理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管理机制,充分体现“民建、民管、民受益”这一根本指导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每年合作社统一购进种子等农资,以进价供给成员,加价率为0%。元葱统一订价销售,按照社员交易量(额)比例全部返还给社员,不作提取盈余,运员成本由合作社理事会成员个人承担。无偿为社员开展培训、信息等服务,具体均由合作社理事会负责协调解决。

    2008年合作社出口元葱1万多吨,实现盈余300 万元,其中来源于产品销售。其中最多的成员小营镇民主村朱维和分得20万元,分红最少的也达1万元。今年的元葱出口价格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等影响,前低后高,许多葱农误判市场行情,以0.30元/市斤低价出手,后期涨到0.60元/市斤,均不同程度受损,而吉兴元葱专业合作社准确把握市场行情,组织成员在行情较高时出手,增加了社员收入达50%以上。

    二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合作社的重大决策都召开成员大会,经2/3成员表决通过后才予实施。现已召开成员大会 11次,讨论通过了成员入社标准、良种订购、农资集中采购、统一产品订价、统一栽培技术标准、统一出口质量标准、统一销售时间、成员盈余分配、合作社申报总投资2135万元建设2万平方米的元葱仓贮加工库的省级项目等重大事宜,大会通过的具体事宜由理事会、监事会落实并组织实施。合作社社务实行按月适时公开,阳光操作,让成员及时了解合作社经营运行情况和分配盈余,监督理事会工作。

    四、合作社服务工作

    立足服务是根本,是合作社连接各养殖户的纽带。合作社在良种购进、标准化栽培、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方面为成员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服务最大化。
统一标准,实现良种最佳化,普及化。每年合作社都去哈尔滨和青岛与日本客商签订日本一代元葱良种订购协议,并成为日本元葱种子经销延边地区的总代理,以进价为成员提供良种,年为成员提供日本卡木依、福星等一代良种1500多斤,良种普及率达100%,保障了合作社的元葱产量、质量和出口价格优势。大力推广延边元葱无公害生产操作技术规程,邀请日本泷井种苗株式会社、延边大学农学院、延边蔬菜研究所、州市技术推广站及等专家22人次,组织科技培训班16次,培训1500多人次,为成员发放《无公害圆葱栽培技术规程》(DB22/T947—2004)、《延边元葱标准化生产技术》VCD和《小营镇信息报》等1500多份。召开现场会6次,省内考察6次,省外3次,参加培训经纪人3人,6人参加2次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利用小营镇政府网站(http//www.yjxyz.gov.cn)发布元葱供求等信息30多条。社长刘志国获2012年度延边州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州创业先锋。

    统一管理,实现产量最大化,质量最佳化。2009年5月下旬,在元葱苗定植期,因冬季气温低,出苗率比往年低15%,为解决社员缺苗问题,积极协调,为160多户社员解决了元葱苗1000多公斤的缺口,使本社社员元葱保苗率达100%。在元葱的栽培管理期,经常性的深入社员家中,和科学指导和了解元葱生产情况,指导成员合理使用农肥,强化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社员长势力都好于其它葱农,产量高于15%以上,7公分以上的产品出口标准化率达由原先的7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

    统一销售,实现风险最低化,利益最大化。在元葱销售期,在“价格定位、市场引导、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强产后服务,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保障元葱销售的顺畅。发挥合作社中经纪人、经纪能人的带动作用,通过他们联市场、跑订单、招引客商,拓展元葱销售渠道,提高了延吉“三农牌”元葱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如今社员足不出户,坐在家中就将元葱卖了出去,免去了跑市场和谈价格之忧,从而专能专心的从事元葱生产。 合作社取得了社员的诚信,在社员中具有较高的口碑,副社长李洪玉还被评为过“延吉市十大诚信市民”。

    五、合作社的今后打算

    一是打造合作社品牌效应。推行绿色、无公害等标准化种植技术。合作社深入会员,实地指导,监督和检测,在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统一进种苗、统一农药化肥使用标准、统一销售、完善产品质量可追溯体制,促进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市场营销等多种媒介,打造合作社的绿色元葱品牌效应。
    二是加快产业步伐。通过项目建设、区域合作等措施,延长元葱“生产、销售、加工、贮藏”的产业链条,提升延边元葱产业化水平。
    三是实现远景规划。合作社以集团化、国际化为长远发展目标,建立元葱科研基地、元葱远景发展基地、建设仓贮加工配送中心等,使延边元葱出口产业再上台阶。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