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消费热潮涌动 西市场“延边味道”走俏游客行囊
延吉新闻网7月25日讯(记者 金洪石)盛夏七月,暑期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延吉市各大商圈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7月25日,记者走访延吉市西市场时看到,农贸一层的特产摊位前人头攒动,弥漫着浓浓的“延边味”。
干明太鱼、烤鱼片、辣白菜、米酒等延边特色食品成为游客热捧的“伴手礼”。在特产区一角,来自广东的王女士正专心挑选干货和酱料。“在社交平台上看了很多推荐,这次来延吉特地来西市场尝尝,没想到比想象中还好吃!”她笑着说,“买一些带回去送亲戚朋友,特别有地方特色。”
不仅是干货酱料,榛蘑、木耳等野生山珍,以及豆角干、茄子干等地道风味干货也备受关注,不少游客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市场商户李先生介绍:“最近游客太多了,销量翻了好几倍。很多人一买就是好几百块钱的货。”
为了给游客留下更深的“延边记忆”,李先生还专门定制了印有“延边欢迎你”字样的购物袋,既美观又富有纪念意义,成为不少游客打包特产时的首选。
市场热度不断升温,也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同步繁忙。在西市场红色申通快递点,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装箱、贴单、打包。“最近平均每天处理七八百件快递,最多的一天接近1000单。”工作人员石先生表示,“延边米酒、泡菜、干鱼类都是‘爆款’,发货地遍布全国,尤其北京、辽宁、山东、上海等地最多。”
来自天津的李先生一家刚在市场内购买完一大包米酒与泡菜,便径直来到快递点打包寄送。他说:“打包寄回家太方便了,我们就轻松玩、轻松买,人没回去,东西已经在路上。”
据西市场管理方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场日均客流量稳定在2万至3万人次之间。为了应对暑期高峰,市场每天提前开启空调系统,并加强现场秩序维护,确保购物环境清爽舒适。同时,管理方积极倡导商户文明规范经营,营造诚实守信的消费氛围。

“我们希望每位游客不仅买到满意的产品,也能带走延吉的温度与人情味。”市场方负责人表示。
(本组图片 本网记者 金洪石 摄)
初审:金洪石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干明太鱼、烤鱼片、辣白菜、米酒等延边特色食品成为游客热捧的“伴手礼”。在特产区一角,来自广东的王女士正专心挑选干货和酱料。“在社交平台上看了很多推荐,这次来延吉特地来西市场尝尝,没想到比想象中还好吃!”她笑着说,“买一些带回去送亲戚朋友,特别有地方特色。”

不仅是干货酱料,榛蘑、木耳等野生山珍,以及豆角干、茄子干等地道风味干货也备受关注,不少游客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市场商户李先生介绍:“最近游客太多了,销量翻了好几倍。很多人一买就是好几百块钱的货。”


市场热度不断升温,也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同步繁忙。在西市场红色申通快递点,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装箱、贴单、打包。“最近平均每天处理七八百件快递,最多的一天接近1000单。”工作人员石先生表示,“延边米酒、泡菜、干鱼类都是‘爆款’,发货地遍布全国,尤其北京、辽宁、山东、上海等地最多。”

来自天津的李先生一家刚在市场内购买完一大包米酒与泡菜,便径直来到快递点打包寄送。他说:“打包寄回家太方便了,我们就轻松玩、轻松买,人没回去,东西已经在路上。”

据西市场管理方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场日均客流量稳定在2万至3万人次之间。为了应对暑期高峰,市场每天提前开启空调系统,并加强现场秩序维护,确保购物环境清爽舒适。同时,管理方积极倡导商户文明规范经营,营造诚实守信的消费氛围。


“我们希望每位游客不仅买到满意的产品,也能带走延吉的温度与人情味。”市场方负责人表示。
(本组图片 本网记者 金洪石 摄)
初审:金洪石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