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融媒集萃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专题专栏
融媒直播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媒体报道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机关党建 青年延吉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百年清代建筑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修缮完成对外开放

2025-06-19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王晓彤,李军广
  延吉新闻网6月19日讯(记者 王晓彤)6月18日,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完成第三次文物保护修缮后对外开放,《吴禄贞守土保国主题展》同时开展。




  延吉边务督办公署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爱国将领吴禄贞将军主持修建的清代官署建筑。占地面积290亩,原有南大楼、北楼、办公厅、大堂、洋花厅、自用青砖瓦房221间。其中,古雅端庄的边务督办公署楼最为壮观,东西长20.8米,南北宽18.6米,为青砖黛瓦、重檐飞翅的二层楼房,四周有回廊,距楼墙外1.7米处立有22根红漆圆木柱,圆木柱下都垫有琢磨精细的鼓状础石,回廊及檐下雕有精美的几何型图案。还有库房、沐浴室、水井、养鱼池、游览桥、花池等设施,院内空地及甬道均用青砖铺地。1914年改为延吉道尹公署,后称“道尹楼”。这处遗址是清末至民国时期延边最高行政权力机关所在地,经过自然和人为等原因破坏,现只遗留一处楼房。





  吴禄贞将军是清末民初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1907年至1910年,历任延吉边务帮办、督办。在任期间,面对日本对我国东北边疆的觊觎,实地勘界测绘、钩沉史档,撰写《延吉边务报告》,从地理、历史等多维度驳斥日本“间岛问题”谬论,以铁证捍卫了国土主权;他整军固防,主持修建戍边楼,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大幅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他铺设驿道、推动垦荒屯田,创办新式学堂让各民族群众共同接受教育,有力推动了边疆民族团结和繁荣发展。1911年11月7日,吴禄贞将军因参与民主革命遭敌对势力暗杀,年仅31岁。






  作为目前延边州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建筑物,延吉边务督办公署旧址的保护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1999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州、市两级党委、政府曾于1984年、2016年进行了两次修缮,于今年6月完成了第三次保护修缮及周边环境提升、内部展陈等工作。




  此次工程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聚焦于文物本体内外老旧构件的修复,工匠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建筑材料、运用传统工艺,对需要加固补强的部分也力求做到与原结构和谐统一,确保其历史风貌真实完整延续。




  目前,该旧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举办“吴禄贞守土保国主题展”,打造了一座立体的历史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展馆布展面积283平方米,展出文物、文献、影像资料等82件(套),包含数字沙盘、全息投影等数字化展项。展陈设计以吴禄贞将军在延边地区“保土卫国、戍边安民”的壮烈实践为主线,以“历史逻辑—精神传承—时代使命”为叙事脉络,通过“列强觊觎—筹边固疆—浩气长存”3大部分7个单元,系统呈现其“以身为界碑、以命护山河”的英雄气概与边疆治理智慧:以史为纲,通过“风云渐起”“间岛问题”单元,再现晚清边疆危机下延边面临的领土主权挑战,还原吴禄贞临危受命、勘界立据的历史场景,凸显其“寸土必争”的斗争智慧;以魂为脉,聚焦“筹边三载、保土护民”3个单元,以吴禄贞“力护主权、固疆实边”的实政实践为核心,展现其“抚边安民、以武止戈”的治边理念,诠释“家国一体、守土有责”的革命基因;以今为鉴,以“献身革命”“缅怀英灵”单元为情感升华点,凸显英雄精神对当代边疆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意义。
 

  现如今,这栋百年老楼正以崭新的姿态,讲述着荡气回肠的边关往事,传递着历久弥新的爱国精神,成为矗立在东北边疆、激励后人的不朽精神坐标。

  (本组图片 本网记者 李军广 摄)


初审:王晓彤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