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同心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图景

4个村荣获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5个社区荣获国家级、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区(示范单位)”及民族普法基地殊荣……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延吉各族儿女如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书写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出彩华章。
城市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历史见证。那些展出的照片、事物已凝固成了这座城市的记忆。9月19日,“延吉有约e起来”2023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吉市博物馆,一种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作为融地方历史和朝鲜族民族特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延吉市博物馆成立以来,以延吉市悠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以珍贵的馆藏历史文物为素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促进延吉市经济、文化、社会繁荣发展。
共居共乐 团结之花处处盛开
走过丹英社区牌楼,媒体采访团就能看到,左侧居民楼外墙写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右侧围墙上则画满民族团结事迹。

社区办公楼内的“三个三”架起群众的连心桥贴板、“学习强国”图书角、社区全家福大照片……采访团在楼内处处都能感受到民族团结氛围,因为民族团结已经融入到整个社区大家庭中。


民膳小食堂 民生大文章
临近中午11时15分左右,进学街道文庆社区民膳食堂已热闹起来,辖区老年人以及周边上班的年轻人已经交完款,拿着餐盘开始打菜。早来的人已经在餐桌上就餐了。

据进学街道文庆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丽霞介绍,社区民膳食堂成立(试营业)于2023年6月9日,每天有50多位老人来用餐,饭后老人们还可以在休息室午休。

据了解,2022年,延吉市投入160万元建设了8家民膳食堂,投入200万元建设了2个嵌入式综合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丹英社区绘就的民族团结幸福画卷、民膳食堂以提高民生服务质量的大民生,都是延吉市民族团结工作诸多成绩中的不同缩影。
近年来,延吉市全面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筑基、两提升”工程,集中打造了延虹社区、中央小学等12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了“主题广场”“景观墙”“石榴街”“红石榴游园”等宣传教育阵地,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7+N进”活动,促进全市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