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瑰宝 让乡土文化在指尖绽放“光华”
脱了粒的水稻稻草是否还有再利用价值?延吉市朝阳川镇光华小学师生给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有!该校结合当地实际,开发了以稻草编织为主的具有朝鲜族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创意的设计,师生们让稻草在编编缠缠中给其赋予了新的生命,在传承民族瑰宝过程中,让乡土文化在指尖绽放“光华”。

专家观摩稻草编织课堂 韩丹 摄

草编工作室教师正在传授学生草编技艺 韩丹 摄
10月21日,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心理学家张积家带领全国50余所高等教育院校的近百名教育专家来到延吉,走进延吉市朝阳川镇光华小学,观摩了该校的校本教育课堂。在该校的“草艺堂”专家们参观了师生的稻草编织艺术作品。在草编工作室专家们看到了师生的稻草编织技艺。在观摩过程中专家们了解该校《朝鲜族稻草工艺技术系列草鞋制作与艺术》校本教材。

光华小学的艺草堂 韩丹 摄

学生作品展示 韩丹 摄

学生作品展示 韩丹 摄

专家观看教师利用工具编草绳 韩丹 摄
据了解,朝阳川镇地处农村,有着丰富的稻草和玉米叶资源,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光华小学开发以稻草编织为主的具有朝鲜族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该校校长王兆昕表示,延边朝鲜族擅长手工草编技艺,利用闲置的稻草编织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工具,流传至今。学校在选定稻草编织这个校本项目后,校领导多次拜访朝鲜族民间艺人,并邀请其到校,向学校教师传授草编技艺,再由教师亲手传授给学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件件精美,具有乡土气息的手工艺品诞生了。精美的工艺品,不仅传承了技艺,还增进了大家对朝鲜族民俗文化和本地风俗的了解,促进了民族融合。
现在,制作草鞋是光华小学稻草编织的起步课,教师关艳介绍,在光华小学,草鞋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草鞋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表现了勇气和奋斗,展示了中华民族一环又一环的团结在一起,坚不可摧;而今在光华小学它又给予了新的文化内涵——环保和资源的再利用。
废旧利用,精心设计,返璞归真的质感,积极内涵引领,延吉市朝阳川镇光华小学师生制作的稻草工艺品,让稻草荣获新生。

专家观摩稻草编织课堂 韩丹 摄

草编工作室教师正在传授学生草编技艺 韩丹 摄
10月21日,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心理学家张积家带领全国50余所高等教育院校的近百名教育专家来到延吉,走进延吉市朝阳川镇光华小学,观摩了该校的校本教育课堂。在该校的“草艺堂”专家们参观了师生的稻草编织艺术作品。在草编工作室专家们看到了师生的稻草编织技艺。在观摩过程中专家们了解该校《朝鲜族稻草工艺技术系列草鞋制作与艺术》校本教材。

光华小学的艺草堂 韩丹 摄

学生作品展示 韩丹 摄

学生作品展示 韩丹 摄

专家观看教师利用工具编草绳 韩丹 摄
据了解,朝阳川镇地处农村,有着丰富的稻草和玉米叶资源,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光华小学开发以稻草编织为主的具有朝鲜族乡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
该校校长王兆昕表示,延边朝鲜族擅长手工草编技艺,利用闲置的稻草编织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工具,流传至今。学校在选定稻草编织这个校本项目后,校领导多次拜访朝鲜族民间艺人,并邀请其到校,向学校教师传授草编技艺,再由教师亲手传授给学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件件精美,具有乡土气息的手工艺品诞生了。精美的工艺品,不仅传承了技艺,还增进了大家对朝鲜族民俗文化和本地风俗的了解,促进了民族融合。
现在,制作草鞋是光华小学稻草编织的起步课,教师关艳介绍,在光华小学,草鞋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草鞋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表现了勇气和奋斗,展示了中华民族一环又一环的团结在一起,坚不可摧;而今在光华小学它又给予了新的文化内涵——环保和资源的再利用。
废旧利用,精心设计,返璞归真的质感,积极内涵引领,延吉市朝阳川镇光华小学师生制作的稻草工艺品,让稻草荣获新生。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