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物】李春兰——不惧黑暗 拥抱阳光
他们艰苦奋斗,创业自强;他们恪尽职守,爱岗敬业;他们一诺千金,诚实守信;他们大善无悔,志愿奉献;他们乐善好施,孝老爱亲,他们让爱和奉献成为了社会和谐的主旋律,让善良和孝心涌动在心头,涤荡着心灵。
弘扬时代旋律,模范感动延吉。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段段真情流露的话语,一场场慷慨激扬的演出,在颁奖典礼现场,观众们用掌声与泪水,给予了这些道德模范最高的褒奖。
从即日起,《延吉新闻网》开通【感动人物】专栏,陆续刊发道德模范事迹,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模范的力量引领社会道德新风尚。
十个月大时,她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肢体二级残疾。成长路上,她经受的挫折远比别人多,但她始终坚信,黑暗的日子定会过去,黎明终将到来。如今,她52岁,在扶残助残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着,她就是延边残疾人国际协会会长——李春兰。
黑暗十年 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自立自强
李春兰是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居民,她学习成绩优异,却因为身体原因与大学无缘,但她没有放弃,靠自学圆了大学梦。1992年,凭借优异的成绩李春兰找到了一份文书的工作,可没过不久工作单位就倒闭了,李春兰只能摆摊卖录音带。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的过世,让他们贫困但其乐融融的家庭顷刻崩塌。
“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倒下,因为我还有孩子。”回忆最黑暗的日子,李春兰坦言,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就是:我要抚养未成年的女儿,不能让她的生活失去信心。那段日子她白天摆摊,晚上教韩国留学生汉语,为养家糊口,李春兰不给自己一点休息的时间。

工作中的李香兰 王晓彤 摄
“最难熬的就是冬天,我需要拄拐杖,路太滑了,我生怕摔倒,只能一点一点往前挪。实在冷的时候,就坐两块钱的三轮车,绕过最滑的路段,下车再接着走。”当记者问道为什么不坐公交车呢?李春兰说,自己腿脚不方便上下车很慢,还需要大家让座,太麻烦别人了。记得有一年冬天,李春兰好不容易上车后,就听到有人说,大冬天的这么不方便,就应该在家待着,还出来干嘛呢!当时,李春兰心里想,我不出来干活钱从哪里来呢?“但是我没有反驳,因为他们都不知道我的情况。”从那时起,李春兰就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自立、自强。
直到2003年,李春兰意识到作为残疾人不能靠体力,也不能过着朝不保夕的打工生活,只能靠脑力创业,闯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李春兰一边学习上网,一边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无意中,她发现很多企业都想通过网络宣传扩大知名度,而他们又没有自己的网站。聪明的李春兰立即着手学习网页制作,并创办了自己的网站,挣来了第一桶金。在网络交流中,她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了众多网友的信任。很多企业慕名找到她制作网站。
阳光总在风雨后 竭尽所能帮助他人
事业上有了成就的李春兰,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还在与命运抗争的残疾人家庭。2008年,她担任园辉社区“保护儿童爱心协会”常务会长,每月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1600元钱,资助8名单亲和残疾人子女。2010年,她创办延边残疾人国际交流协会。

李香兰为残疾人士捐赠用品

李香兰与协会成员捐赠用品
李春兰说,自己的生活慢慢变好,可还有很多残疾人家庭正经受着困难,她的职责就是,团结残疾人士,发挥团体的力量,帮助她们过上好的日子。现在延边残疾人国际交流协会有会员一百多名,崔莲花也是会员之一。李春兰告诉记者,崔莲花独自一人生活,曾经因身体残疾对生活失去信心,心态十分消极,经李春兰和协会会员一年多的鼓励和帮助下,崔莲花终于振作起来,阳光生活,并且主动加入协会,和大家一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这几年,李春兰不断出国考察,学习国外的残疾人协会工作经验,并为延边残疾人国际交流协会争取帮助。在她的努力下,不断和韩国、美国等国家残疾人协会建立联系,累计为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和助学金65余万元,600多名残疾人受益。她还一直捐助残疾人及其子女,每年在延边州各县市轮流举办“献爱心活动”,给那些贫困残疾人及其子女发放助学金、捐赠残疾人用品用具及生活用品。
在延边这片热土上,李春兰撒下的爱心种子传递到许许多多残疾人士心中,它们生根、发芽,结下累累爱心硕果。
【责编 王春荣】
弘扬时代旋律,模范感动延吉。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段段真情流露的话语,一场场慷慨激扬的演出,在颁奖典礼现场,观众们用掌声与泪水,给予了这些道德模范最高的褒奖。
从即日起,《延吉新闻网》开通【感动人物】专栏,陆续刊发道德模范事迹,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模范的力量引领社会道德新风尚。
十个月大时,她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肢体二级残疾。成长路上,她经受的挫折远比别人多,但她始终坚信,黑暗的日子定会过去,黎明终将到来。如今,她52岁,在扶残助残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着,她就是延边残疾人国际协会会长——李春兰。
黑暗十年 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自立自强
李春兰是延吉市公园街道园辉社区居民,她学习成绩优异,却因为身体原因与大学无缘,但她没有放弃,靠自学圆了大学梦。1992年,凭借优异的成绩李春兰找到了一份文书的工作,可没过不久工作单位就倒闭了,李春兰只能摆摊卖录音带。屋漏偏逢连夜雨,丈夫的过世,让他们贫困但其乐融融的家庭顷刻崩塌。
“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倒下,因为我还有孩子。”回忆最黑暗的日子,李春兰坦言,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就是:我要抚养未成年的女儿,不能让她的生活失去信心。那段日子她白天摆摊,晚上教韩国留学生汉语,为养家糊口,李春兰不给自己一点休息的时间。

工作中的李香兰 王晓彤 摄
直到2003年,李春兰意识到作为残疾人不能靠体力,也不能过着朝不保夕的打工生活,只能靠脑力创业,闯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李春兰一边学习上网,一边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无意中,她发现很多企业都想通过网络宣传扩大知名度,而他们又没有自己的网站。聪明的李春兰立即着手学习网页制作,并创办了自己的网站,挣来了第一桶金。在网络交流中,她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了众多网友的信任。很多企业慕名找到她制作网站。
阳光总在风雨后 竭尽所能帮助他人
事业上有了成就的李春兰,首先想到的是那些还在与命运抗争的残疾人家庭。2008年,她担任园辉社区“保护儿童爱心协会”常务会长,每月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1600元钱,资助8名单亲和残疾人子女。2010年,她创办延边残疾人国际交流协会。

李香兰为残疾人士捐赠用品

李香兰与协会成员捐赠用品
这几年,李春兰不断出国考察,学习国外的残疾人协会工作经验,并为延边残疾人国际交流协会争取帮助。在她的努力下,不断和韩国、美国等国家残疾人协会建立联系,累计为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和助学金65余万元,600多名残疾人受益。她还一直捐助残疾人及其子女,每年在延边州各县市轮流举办“献爱心活动”,给那些贫困残疾人及其子女发放助学金、捐赠残疾人用品用具及生活用品。
在延边这片热土上,李春兰撒下的爱心种子传递到许许多多残疾人士心中,它们生根、发芽,结下累累爱心硕果。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