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延吉】我为什么赖在延吉?
这是一座陌生的城市,没有家人、没有爱人……
这是一座不算大的城市,却满是汽车穿梭的街道,让人无从下脚……
——延吉


习惯了一个人下班回家打开电脑,查找一些喜欢的综艺节目,甚至习惯了一个人独自去看一场恐怖电影,提醒着我在这座城市依然存在着。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外地人,你可以姑且文艺一点地叫我:新延吉人。
延吉是一个不难生活的地方,只要你愿意,很简单地就可以养活自己。就这样,我开始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
我没有什么爱好,除了上下班,剩下的时间就一个人窝在出租房里看电脑。

初到延吉,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汗水湿透了衬衫让我烦躁不已,叽里咕噜的朝鲜语更让我摸不着头脑。

我换掉了最爱的衬衫,穿上了轻便的T恤;我换掉了陪伴我许久的运动鞋,穿上了帆布鞋;我甚至换掉了自己的发型,露出了许久不见的额头……
我换了一个新的自己。
可能在延吉,我就应该这样。

就是这样一个我,不知从几时开始,竟越发喜欢行走在这边疆城市的阳光下,微风夹带着暖阳迎面袭来,仿佛像是这座温柔的城市,赠与我的一个暖暖的拥抱。

听人说,你所在的城市会改变你的生活,好像真的是这样,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
我喜欢早上的公交车,冲锋车似的公交车司机、带着孩子的妇女,还有一边吃着零食一边拽着栏杆的小学生,他们成为了我上班路上的风景。

我也开始数着步数走向公司,开始觉得这个陌生的城市,还挺有意思的。
以前从来没走进的牛肉汤馆,在百无聊赖的中午也成了好去处,厨师精心的烹饪,一道实惠、简单又好吃的牛肉汤饭仿佛也有了人情味儿。

不到一年,我似乎吃遍了整条街的牛肉汤馆,偶尔跟老板聊下天,随着他们朴实的笑容,我也笑几声。

我爱上了这里的特色小吃,天热了就去附近的餐馆吃碗冷面,天凉了就来碗酱汤暖暖身子。
看着人们在青年广场上欢歌热舞,白天的烦恼瞬间烟消云散。

没有了从青春里强扯来的孤独感,多了一点享受生活的惬意。
远远望去,路灯也开始变得那么温暖,偌大的一座城仿佛都成了家,这应该是这座城市给我的成熟吧。
每逢过节,打个电话回去问候爸妈,听说家里的房价又上涨了,青菜也越来越贵了,小区因为物业费又开始闹了。

“你那边怎么样?”爸妈问。
我想了想说:“我这里还是老样子,一年有300天以上都是蓝天,街路还和以前一样干净,呼吸着新鲜空气,整个人都精神多了,房价、物价应该也涨了吧,不太清楚啊,有空来玩吧!”
咦!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叫嚷着要回家了?
你是否同我一样,一个生活在这里、爱上了这里的新延吉人,在偶尔的小憩或者坐在下班的公交车上看着这段文字,享受着这座城市赋予你的成熟与从容。

或者你同我一样,也会在不时的闪念中,回想起家乡的落叶、干净的雪花,睹物思人。

人们都说,在外不回家的都是有故事的人,可对于飘泊不定却扎根于延吉的我们,或许只是单纯的爱上,悠闲地晒着辣椒的阿迈、奔波着的的哥的姐、酸甜可口的冷面、嘈杂却温柔的街道……

此刻看来,我赖在这里也并不是一种任性。
与其匆忙地穿梭在钢筋水泥的世界,去争得头破血流,我更钟情于泛着延吉味的生活。

清晨醒来,一碗小米粥加一屉包子,就足够满足我对早餐的所有幻想。
忙碌地工作,偶尔喝几口中午买来的香浓咖啡,什么疲惫都会被消散。
随心地跟同事交流,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他们还不太流利的“普通话”逗笑。
闲来无事,叫上几个朋友去河坝边散步,偶尔买点诱人的小吃来满足小小的任性。

而对于我来说,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所谓新延吉人,老延吉人,
其实都是深爱着这片土地的人们
那么你呢
其实都是深爱着这片土地的人们
那么你呢
(本文由延吉新闻网小编编辑整理,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