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关注】面对网络传言,你会怎么做?

2016-02-19  标签:传言 网络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季芳旭
    “老人走丢找不到了,朋友们快转发帮忙找找”“好心人施救被砍伤,请求联系家属”“XX明星不幸离世,原因令人震惊”……在微信朋友圈里,经常会有人收到类似的不知真假的信息。

    2月17日,本网在微信平台发布了以“面对网络传言,你会怎么做?”为主题的问卷调查。在近30个小时内,共有106人参与了投票。那么,面对网络上真真假假的传言,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多数人选择冷静 但“同情牌”难防

    在朋友圈看到令我们震惊、吸引眼球的消息时,难免会忍不住点进去好好瞅瞅。然而,在不知道这些“重大新闻”是真还是假时,56%的受访者还是会冷静地选择“想办法确认消息的可信度”,而并非盲目地转发,造成二次传播。




 
    被访者陈兆琨说,每当看到好友刷屏转发一些消息时,他都会仔细阅读,辨别真假。“如今朋友圈鱼龙混杂,安全系数太低,如果我们盲目跟风转发,那自己岂不成了造谣者中的一员。”他说,其实很多传言只要我们稍加思考,便会不攻自破。

    然而,有些消息大打“同情牌”,让一些心地善良的微友们不忍坐视不管。当了妈妈的谭女士就经常在朋友圈转发一些求助类的“假消息”。

    谭女士说,每当自己在朋友圈看到他人转发求助类的消息时,心里就很难过,“我也是为人妻、为人母的人,看到他们发出救孩子、救好心人或者找走失的家人的消息时,就寻思赶快帮人家一把,举手之劳转发一下。”但谭女士还说,很多次都让她很气愤,因为在她转发之后没多久,就有朋友告诉她消息是假的。可等下一次遇到此类事件时,她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头脑发热,又去转发。

    像谭女士一样的人也不占少数,在被访者中,有三成的人对求助类消息毫无免疫力,会选择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

    被访者白璐表示,开始的时候也会“上当受骗”,后来发现朋友圈此类消息越来越多,也就看罢置之不理了。她说,那些以博取同情而后实施欺诈行为的人,真的很让人痛恨。希望网友们都能擦亮眼睛,不为所骗,更不要人云亦云,确认是真的以后再去转发,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动动“脑” 谣言止于智者

    对于朋友圈里那些不辨真伪就直接转发的人,多数被访者认为这是一种很“幼稚”的行为,甚至还有不少被访者直言非常厌恶。

    其实,一些人在转发时,是报以好心的态度,希望可以助有困难的人一臂之力。然而在转发前,我们如果能做到先确认真伪,是不是更好呢?

    被访者叶丽颖说,其实有的消息一发出来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是假的,“有很多次,我两个不在同一座城市的朋友,转发了一样的救人的消息。其中除了城市、街道、医院名字不同,照片和求助原因一模一样。”叶丽颖表示,面对这种假的离谱的消息,她会马上告诉朋友赶紧删除,以免有人再上当,导致恶性循环。我们要做谣言的终结者,而不是传播者。

    被访者崔仁龙也说,看到那些连真假都搞不清就盲目转发的微信好友们,让他感到非常无奈。“明明动动脑子想一想就能看清的事实,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给他人造成误解、恐慌,这也是间接危害社会。”

    面对网络传言,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央视官网特约评论员赵强曾在网评中说过:“为了维护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有益的一面,每个网民都应当自觉担负起不造谣、不传谣的社会责任。即便是看起来没有恶意的谣言,也不应当制作与传播,因为那至少会造成信息冗余。而怀有恶意或别有用心的网络谣言,则是公共危害,必须抵制。”

    调查结果显示,有六成的被访者面对谣言,会主动辟谣,那么,面对朋友圈爆炸式的“假消息”轰炸,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延吉市互联网信息中心副主任杨洪涛。

    杨洪涛表示,如今网络传播速度非常快,“互联网+谣言”,对个人、社会造成的不良现象不容忽视。有些谣言可能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安排;有些谣言可能给一些企业或个人带来经济损失;还有一些谣言可能带来社会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对于普通群众而言,面对网上纷繁的信息,我们不可能具备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时候真的很难分辨信息的真假。杨洪涛建议群众在遇见来源不可靠的信息时,不轻信,不轻易转发;遇见拿不准的信息时,咨询职能部门,或者向主流媒体求证;最可靠的方式,可以转发主流媒体等有公信力的消息来源发布的信息。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