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金秋十月秋收忙 水稻飘香沁人心

2015-10-16  标签:人心 水稻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黄丽华 杨婷婷
    记者 黄丽华

    金秋十月,正值五谷丰登时,延吉市的水稻也进入收获期。10月14日,天空万里无云,记者在延吉市朝阳川镇横道村看到,成片的金色稻田随风轻摆,掀起了一层层金黄色的波浪,阵阵稻香沁人心脾,田地里收割机在“欢唱”,好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成片的稻谷随风摇摆 杨婷婷 摄 


集收割、脱粒、装袋为一体的收割机 杨婷婷 摄

    在稻田里,横道村种粮大户苏云生从一台红白相间的水稻联合收割机上走下来,晒得黝黑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是个丰收年!”苏云生告诉记者,今年他种植了28公顷的水稻。根据水稻脱水情况,苏云生从10月9日起开镰收割,5天时间已经收割近50%的地。按照每天约3公顷的进度,再加上间歇用自家的收割机帮邻居收收地,大约再过10天就能收完所有的水稻了。苏云生说:“今年气候条件好,日照充足,积温较高,病虫量减少,水稻颗粒饱满,预计每公顷产量可达到750公斤以上。”

    据了解,朝阳川镇是延吉市水稻种植第一大镇,今年种植面积2072公顷,占延吉市种植水稻面积的83.4%,总产量预计达到12600多吨。镇里有许多像苏云生一样的种粮大户,水稻成为他们致富的一大杠杆。


苏云生熟练地驾驶着联合收割机收割守候一年的果实 杨婷婷 摄


金灿灿的谷子沿着管道倾泻 杨婷婷 摄


农民手捧刚刚脱粒的稻谷 杨婷婷 摄


苏云生拿着水稻喜逐颜开 杨婷婷 摄
 
    苏云生是土生土长的横道村人,他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数十年。通过努力,勤奋的一家人从1公顷地到现在承包近30公顷种植水稻,苏云生积累了经验,也尝试着创新。五年前,他陆续购买了两台联合收割机,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收割效率。一年前,他看到了商机,决定在市区开设粮店销售自家生产的优质大米,或者批发给大型饭店。苏云生说:“我就是个地道的农民,粮店是儿媳妇经营,我还是负责种水稻。”自产自销的尝试,让他的水稻比起卖给“粮贩子”每公顷增加收益3000-4000元。


苏云生用于储存稻谷的棚子已被装得满满的 杨婷婷 摄


装袋的稻谷通常需要两个人抬上车 杨婷婷 摄

 
    苏云生又发动了他的联合收割机,开心地告诉记者:“我得抓紧收地,腾出时间加工大米送到店儿里去,去年吃过我家大米的好几个顾客已经打电话催了!”蓝天下,金色稻田里,苏云生驾驶着收割机与四周融成一幅大丰收的美丽图画。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