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夕阳美】崔白禄:发挥余热 退休不离爱心岗 |
2015-08-20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荆晶
阅读:1882 字号:【大 中 小】 |
【编者按】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8月15日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31个“老人节”。尊者爱幼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既是社会各界的责任,也是晚辈的义务。在2015年“老人节”来临之际,《延吉新闻网》开设【夕阳美】专栏,以此为平台,展现老人们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展现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
在延吉市北山街道丹明社区大宇花园小区,有这样一位热心的老党员。他工作时勤勤恳恳,生活中乐于助人,退休后,仍发挥余热,帮助邻里,被小区居民称为“爱心志愿者”。他的名字叫崔白禄。
老有所为 主动为小区环境“翻新”
2009年,崔白禄居住的小区物业弃管,花坛里的花朵长时间无人照顾都枯死了,树苗也被小区的“勤快”人挖走,在空地种上了各种蔬菜,甚至还有人在花坛里乱扔垃圾。
看到这样的场景,当时身为依兰镇政府农业推广站高级农艺师的崔白禄很心痛。“不能这样下去,我得做点什么。”于是他开始着手行动起来,锄头、锯、螺丝刀……所有的用具他都自费买齐。为了不耽误工作,崔白禄只能早起,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对土地进行修整,晚上下班后再继续他的“爱心工作”。周末、节假日,他也从来没有时间休息,一心只想为小区花坛变新貌。
当时已快入夏,崔白禄顶着烈日,在花坛忙前忙后,割草、锄地、清理垃圾,当时已经50多岁的他,干一会活就要休息好一会,但从没听他喊过一声累,说过一声不情愿。经过辛勤的劳动,崔白禄终于修整好土地,自费购买应季花种,捡来成熟的榆树籽,将它们播撒在土中,也将自己的爱埋在了土里。
2013年10月,崔白禄退休在家,有了更多的时间照顾他的花花草草,看着花草一点点成长,崔白禄心中无限欣慰。为花坛换新貌的同时,崔白禄还“顺手”为小区环境“翻新”,哪里有垃圾,他就去捡,哪里脏了他就主动清扫。
日复一日,现在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花坛里树木、花草被修剪的整齐有型,楼前、楼后干净整洁,当年崔白禄种的榆树钱儿也已长成榆树墙,老人们靠着榆树墙避暑的时候,总会不禁夸赞他们的好邻居,“有崔白禄这样的邻居真是太幸福了,现在小区的环境可比以前好太多了。”
面对称赞,崔白禄却觉得这都是他应该做的,“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做点事发挥余热多好,还能用得着我,我很开心。”
争做爱心志愿者 “有事给我打电话,我来帮你”
崔白禄不仅让小区的环境焕然一新,更是以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成了小区老人的“贴心人”。
为了让小区的老人有困难时有人帮,他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居住在附近的老人们,让他们在有困难时、需要帮助时给他打电话。从那以后,哪位老人家里的灯泡坏了,下水道堵了,有人生病了,就都给他打电话。崔白禄从没有推辞过,就是一句话,“好的,等我,我马上过去。”
他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无私帮助着身边的老人。“老年人一般身体都不好,有事情很难自己独立解决。还有那些孤寡老人,更是需要别人想着他们、帮助他们。我现在身体还行,能做点啥就做点啥呗。”说起为什么要帮助其他老人,崔白禄说得很朴实,也很真诚。
几年来,崔白禄自己打字制作广告栏,制止乱扔垃圾,乱贴小广告的行为;奔走在劳务市场,把小区多年无人问津的黑墙粉刷一新……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都是爱心的积累。在他的带动下,小区其他居民也主动维护小区的环境卫生,再也没有过挖走花朵种菜的事情,也再没看到有人乱扔垃圾。不少人也加入志愿者的行列,跟他一起打理花坛,清扫小区卫生。
其实,很多人都看到过崔白禄在小区里忙碌的身影,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在从事“爱心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患有重度脑梗,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教育一双儿女。崔白禄的行动让小区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也让小区的老人们在生活中有了依靠。他从身边平凡的小事做起,认真耐心、任劳任怨、执着坚持,几年如一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内涵与美德,也抒发着老有所为的志愿者情怀。
|
相关热词搜索:余热 夕阳 爱心 |
上一篇:延吉市残联举办盲人定向行走指导师培训班 |
下一篇:最后一页 |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