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走基层】沙画师王晓宇 指尖上的“魔法”艺术

2015-05-29  标签:王晓宇 画师 指尖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金洪石
    【编者按】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从即日起,本网记者将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深入田间地头、厂矿社区,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

    沙子、灯光、音乐,手指轻舞跳跃,一幅幅变幻莫测的画面,跃然屏幕,给人们带来视听盛宴和美的享受。近日,在“三讲三爱•感动延吉”之青年好榜样颁奖典礼上,一场精妙绝美的沙画表演,令现场观众久久回味,而那位手指灵动,用沙子巧妙勾勒美好画卷的表演者王晓宇,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日,记者走进王晓宇的沙画室,与她和她的沙画近距离接触。

    因一段视频恋上沙画

    王晓宇,今年30岁,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于延吉市向阳幼儿园,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幼儿园教师。


王晓宇在家练习画沙画 金洪石 摄
 
    自幼热爱画画的王晓宇,在大学的时候也学了绘画艺术方面的知识,本想在长春继续发展自己的绘画艺术,但因家里的反对,回到家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然而,她始终没有放弃绘画艺术之梦。

    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晓宇在网络上看到乌克兰沙画艺术家克谢尼娅•西蒙诺娃在《乌克兰达人》比赛中的表演,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立刻吸引了她。她不禁想:能否把这种表现形式展示在我州幼儿教师边讲边画竞赛中。


王晓宇以细沙为墨 以指尖为笔 几秒钟就画出了漂亮的沙画作品  金洪石 摄
 
    在幼儿园园长和领导们的支持下,王晓宇购置了一台小型的沙画练习台,开始尝试并学习沙画。热爱艺术的王晓宇,每天废寝忘食,一有时间就在沙画练习台上练习。由于勤学苦练,她的作品在2011年全州幼儿教师边讲边画比赛中一举成名,得到了特等奖。

    王晓宇的艺术之梦的火苗再次燃烧了起来,她决定继续学习沙画,让自己的沙画手艺更加娴熟和出色。当时,延边还没有教沙画的学校和老师,王晓宇便利用寒假的时间,只身到长春,踏上了求学之路。

    沙画视频祈福雅安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举国悲痛。王晓宇也深深地沉浸在悲痛中,她决定用沙画视频,慰问那些遇难的亲属。


王晓宇在家练习画沙画 金洪石 摄
 
    当日17时,王晓宇开始创作视频。历时九个小时,一个时长6分04秒的视频完成。

    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的楼房,街道车水马龙,万里晴空点缀着几朵白云,宁静城市里的人们依旧如往常一样,要开始新一天的生活……山崩地裂的震动,夹杂着房屋碎裂倒塌的声音,由远及近,眼前这座安宁的城市霎那间满目疮痍……婴儿的啼哭和女人撕心裂肺的哀号直刺人心……一个梳着朝鲜族发髻的女孩儿对着蜡烛许愿,为灾区祈福。


王晓宇以细沙为墨 以指尖为笔 几秒钟就画出了漂亮的沙画作品 金洪石 摄
 
    悲伤的配乐交融着安宁、地裂山崩、撕心裂肺哀嚎的画面,层层递进,最后又归于默默的祈祷……王晓宇说:“雅安地震当时对我触动挺大的,当时就想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们祈福,就用沙画这种形式希望雅安人民早日在这片废墟上重新建起梦幻家园。”

    指尖上的舞蹈——沙画艺术

    用一掬细沙、一双妙手,瞬间变化出种种图案,惟妙惟肖,绘出美丽动人的画面,沙画不仅仅是作画,更是具有生命力的艺术表现形式。王晓宇说,沙画把传统绘画和舞台演艺合二为一,具有流动性,在一个画面完成时,马上就要抹掉进行下一个场景的创作,每幅画之间依次呈现。“好的沙画可以让人跟着表现出来的场景开心或者悲伤,从这个方面说沙画是有生命的,灵动的。”


下班后,王晓宇喜欢一个人在家安静地构思沙画场景 金洪石 摄
 
    王晓宇告诉记者,沙画的创作一般分两步,首先构思场景,然后在沙盘上画。前者重创意,后者重表现。通常先在纸上画出脚本,然后把全部脚本和转场设计出来,之后在沙台上开始画。要创作沙画,首先就要有一个清晰的构思大致勾勒出想要表现的场景,然后用沙子将这些场景表现出来。


王晓宇在纸上画沙画脚本 金洪石 摄

 
    为了让沙画在延吉传承,王晓宇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无偿进行沙画表演。 “沙画可以开发孩子们的创作意识、思维意识,每当看到班级里的孩子对沙画感兴趣,我都感到特别欣慰,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能让更多孩子接触到沙画,希望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深入人心,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