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延吉新闻 > 正文

清明习俗:寒食祭祖示哀悼

2015-04-03  标签:习俗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荆晶
    延吉新闻网4月3日讯(实习记者 荆晶)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是中国民间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传统节日,那么清明的由来您了解吗?朝鲜族清明节的特色习俗又有哪些呢?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下吧!

    清明的来历

    说到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开始仿效,在这一天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原本,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又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逐渐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即“清明之日不动烟火”。

    在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有些老弱妇孺难免耐不住寒冷。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便有了踏青、郊游、踢足球、插柳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户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

    朝鲜族的清明习俗

    一般清明节的当天,朝鲜族一家老小会早早的起来,穿上素色服装,赶去山里祭祖上坟。和汉族不同的是,朝鲜族清明节上坟时,没有烧纸的习惯,而是会带上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供品,如打糕、明太鱼、泡菜、自家酿制的米酒或山葡萄酒等,把坟墓上的草割掉,将坟墓培土整修后,将供品整齐地摆放到坟前,意思是请已故的人享受美餐,并向故人敬酒,跪拜,以示哀悼。

    朝鲜族是个乐观、能歌善舞的民族,清明祭奠活动也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在清明节吃饭时,往往是边吃饭、边唱歌、边跳民族舞,用以表示与故人欢乐团聚。与汉族人相同的是,他们也将清明节称之为寒食节,禁火,吃冷食。而明太鱼是朝鲜族清明节必不可少的菜肴,朝鲜族人认为,清明节吃明太鱼能滋补身体,保佑一家人全年安康。为了防止冷餐伤害身体,朝鲜族人们也会在清明节这天开展荡秋千、拔河等民族特色体育活动,用以强身壮体。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