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委召开2015年第1次常委(扩大)会议
延吉新闻网1月8日讯(记者 李军广)1月8日,延吉市委召开2015年第1次常委(扩大)会议。延吉市委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姜虎权主持会议。吴健、宋旭日、李俊杰、安范虎、李福祥、金光振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李军广 摄

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 李军广 摄
会议传达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州委第1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延吉市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延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协延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等相关事宜。

姜虎权作重要讲话 李军广 摄
姜虎权表示,即将召开的市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是我市调整新一任领导班子后召开的,无论是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是社会各界,关注度都很高。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认真做好会议筹备工作,切实把每个环节把握好。尤其要审议好报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代表、委员,多听基层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把代表、委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

会议现场 李军广 摄
姜虎权说,新一任领导班子承担着新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全市各族群众的殷切期盼。为此,我们一定要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五型”班子。
一是打造学习型班子。要始终把学习作为提升能力、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做到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切实推动依法治市战略实施。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成为行家里手,科学指导部门开展工作。
二是打造和谐型班子。和谐是班子建设的基础。要珍惜共事缘分,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遇到分歧时,要相互沟通,遇到困难时,要共同应对。市委将全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两区工作,凡是涉及重要事项及重大决策,都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研究确定,真正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三是打造务实型班子。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领导干部的第一职责,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中心,任何时候不动摇、不偏离。我们要以县域突破为目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加快经济发展。要实施领导包保机制,每位市级领导包保2个项目,2个企业,2个社区、2个村屯、2所学校、2个困难户,切实帮助排忧解难。
四是打造创新型班子。创新是永恒的课题,创新得好、创新得快,才能发展得好、发展得快。要正确把握创新和继承的关系,在继承发扬以往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 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改进和提升各项工作。要保持发展思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工作创新的着力点放在抓落实上,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五是打造廉洁型班子。廉洁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但最关键、最核心的是靠自律。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纪检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惩防并举,探索建立纪检巡查新机制,始终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是打造学习型班子。要始终把学习作为提升能力、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做到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切实推动依法治市战略实施。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成为行家里手,科学指导部门开展工作。
二是打造和谐型班子。和谐是班子建设的基础。要珍惜共事缘分,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遇到分歧时,要相互沟通,遇到困难时,要共同应对。市委将全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两区工作,凡是涉及重要事项及重大决策,都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研究确定,真正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三是打造务实型班子。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领导干部的第一职责,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中心,任何时候不动摇、不偏离。我们要以县域突破为目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加快经济发展。要实施领导包保机制,每位市级领导包保2个项目,2个企业,2个社区、2个村屯、2所学校、2个困难户,切实帮助排忧解难。
四是打造创新型班子。创新是永恒的课题,创新得好、创新得快,才能发展得好、发展得快。要正确把握创新和继承的关系,在继承发扬以往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 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改进和提升各项工作。要保持发展思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工作创新的着力点放在抓落实上,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五是打造廉洁型班子。廉洁建设一靠教育、二靠制度,但最关键、最核心的是靠自律。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纪检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惩防并举,探索建立纪检巡查新机制,始终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