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融媒集萃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专题专栏
融媒直播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媒体报道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机关党建 青年延吉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吉林新闻 > 正文

融合篇:石榴抱籽·边疆共此时 延边十年共筑民族团结华章

2025-07-09  标签: 来源:吉网
  “泱泱中华,山川同念;民族团结,国之根基。”在祖国东北边陲,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十年来精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绘就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壮美画卷,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十年跨越:从有形到无形,共筑美好家园

  时光流转,十年间,延边州在民族团结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推动社区服务实现了从“高台隔阂”向“零距离互动”的华丽转型。截至2025年,全州建成189个“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以“红石榴之家”为纽带化解邻里矛盾,结成千余个帮扶对子,打破有形与无形的“心墙”。


  走进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区,“民族团结”主题彩绘墙讲述着各民族携手共进的故事。“红石榴之家”里,下棋、手工、绘画、志愿服务等活动交织成和谐乐章,各族居民亲如一家。71岁的赵虎男老人悠然吹箫,墙上工作便签记录着社区日常点滴。社区党委书记王淑清感慨,十年间社区焕然一新,成为“三共四同”互嵌家园,自创歌曲《中华民族一家亲》传唱街头巷尾,唱响血脉亲情。


  空间互嵌,共筑美好家园。延边投入资金改造危旧房、打造口袋公园,优化人居环境。龙井市勇成村统一改造围墙花圃,拆除村落“看不见的墙”,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宜居愿景。
  文化交融:激活文旅活力,凝聚精神力量

  文化交融,如同一股清泉,为延边的文旅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依托传统文化展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非遗项目体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逃公主”旅拍带火延吉旅游,衍生“米粒公主”IP授权收益反哺村集体经济。龙井市三合镇古树驿站不仅是旅游打卡地,更是传承和弘扬守边固边精神的教育基地,吸引G331自驾游游客,让他们感受兴边富民与新时代青年戍边卫国的伟大力量。丝绸之路渤海古镇于2024年9月投入运营,以唐代建筑风格为基调,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延边的文化地标建设也紧密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5年“五一”开放的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依托复建的珲春副都统衙门布展,五个单元陈列丰富史料,展现爱国志士的英雄壮举。“打卡”延边博物馆成为游客必选项,2024年9月3日推出的核心展览,用1400余件文物史料呈现延边各民族交融共生等宏大图景,引导观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出后反响热烈。

  艺术赋能:奏响团结乐章,传播中华文化

  艺术,是延边州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诠释,它以独特的魅力奏响了一曲民族团结进步的乐章。
  延边歌舞团将艺术创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紧扣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创作的话剧《社区书记》《第一书记》展现基层党员干部的坚守与奉献;情景歌舞诗《海兰江畔稻花香》融合传统农乐文化与时代主题,传递正能量;音乐剧《希望小区》及小品《暖冬》等作品,聚焦社会热点,展现延边人民乐观团结的精神风貌;形式多样的快闪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进民族情谊。


 
  为了让延边文化作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他们推出了首部驻场演出剧目大型歌舞诗《五彩阿里郎》,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文旅新名片;原创音乐剧不断拓展艺术边界,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同时,积极利用抖音直播及线上展播等方式,突破地域限制,让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延边文化。


  石榴花开满庭芳,籽籽同心向未来。如今的延边州,各族群众正团结奋进、奋勇向前,携手共创美好未来。未来,延边州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主线,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边疆大地常开长盛。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源江 文/图
  来源:吉网
  初审:王栋
  复审:李军广
  终审: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