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公示公告 > 正文

这封秸秆禁烧倡议书请查收!

2021-10-21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广大市民朋友们:

  秋收将至,一年的辛勤付出换来丰收的喜悦。在这收获的季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需要广大农民朋友积极配合,自觉投身到秸秆禁烧工作中来。请您在辛勤劳作、共庆丰收之时,时刻注意生产安全,自觉做到不露天焚烧秸秆、树叶和垃圾,对秸秆焚烧现象及时劝阻、及时举报,共同呵护我们的蓝天。

  什么是秸秆全域禁烧?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等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秸秆禁烧就是指农民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毁的一种行为,因为秸秆焚烧的害处很多,所以我们通常禁止秸秆焚烧行为的。为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年开始,全省农作物秸秆处理实行全域禁烧。

  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

  1、造成大气污染。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氮、磷、钾、碳氢元素及有机硫等。特别是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经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及烟尘,在阳光作用下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等。


 
  2、危害人体健康。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等物质。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秸秆焚烧区域、时段均相对集中,大量烟雾对中老年和儿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造成很大影响。


 
  3、影响交通安全。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4、容易引发火灾。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大火,往往难以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引发山林大火后果不堪设想。


 
  5、破坏土壤结构。秸秆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


 
  焚烧秸秆是违法行为!!!

  违规焚烧秸秆是一种违法行为,任何时间、任何单位、任何个人都严禁露天焚烧秸秆。

  1、对于露天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2、对焚烧秸秆造成树木毁坏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三倍以下的树木,处毁坏林木价值五倍以下的罚款;

  3、对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的,依据《森林防火条例》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4、对焚烧秸秆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对不听劝阻,故意焚烧农作物秸秆,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我们倡议:

  1、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充分认识露天焚烧秸秆的严重危害,自觉做到不焚烧秸秆、不乱堆乱放秸秆。

  2、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向家人、邻居和亲戚朋友宣传劝导,做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

  3、要人人参与、全民行动,从我做起,坚决抵制焚烧垃圾和秸秆的违法行为。

  4、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人人争做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带头人。

  市民朋友们,秸秆禁烧人人有责,请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不麻痹、不侥幸,坚决抵制露天焚烧秸秆的行为,为促进我市大气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用优质的生态环境擦亮全国文明城市名片!


 



延吉市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