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李长森用镜头向180余位老兵致敬

2019-08-30  标签: 来源:延边新闻网
  今年64周岁的延吉市民李长森退休后,用三年时间走遍了大半个吉林省,寻访了180余位健在的革命老兵,用镜头记录下老兵们永不褪色的革命精神。

  李长森曾是一名军人,他一直希望为保家卫国的革命先烈做点事情,让青少年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自2016年底,他开始制定寻访老兵计划。“这些老兵都经过战争洗礼,他们的身上都带着战争创伤,然而这一群体正在逐年减少,历史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能早一点开始寻访,就能寻访到更多老兵,就能记录到更多宝贵资料。”李长森说,为弥补老兵日益减少的遗憾,只要是有老兵的地方,无论多远,他都不辞劳苦立即前往,用心去倾听老兵的故事,及时为他们拍照留影,记录一段段历史记忆。

  在一次寻访中,李长森了解到,2015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老兵方队中,有6名吉林省老兵。得到这个消息,他很快在敦化找到了106岁的孙庭江,又先后在长春、通化、农安、九台及汪清等地找到了其他5位老兵。遗憾的是,当找到老兵史淑先家时,老人在不久前已经去世了。

  在寻访老兵的过程中,像这种遗憾的消息不时传到李长森的耳朵,刺痛着李长森的心。寻访延吉抗战老兵王丛文那天,正是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时,94岁的王丛文老人已无法讲话,身体非常虚弱,只能坐在轮椅上凝视电视里播放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画面。李长森把带去的军装穿在老人身上,佩戴上老人珍藏多年的勋章,为老人拍下了庄重的照片。没过几天,老人的子女找到李长森,说老人走了,希望能把老人穿军装的照片扩印一张,用于老人的遗像,李长森当即扩印两张,免费送给老人家属。

  李长森说,每位老兵的背后都有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个冬天,当打听到通化抗战老兵陈同安的住址后,他立即冒雪乘车7个多小时赶到其家中。陈同安一生参加过两次北京大阅兵。第一次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作为一名战士走在陆军方队里,接受毛泽东主席检阅。第二次是时隔66年,作为抗战老兵代表坐在老兵方队受阅车上,接受习近平主席检阅。陈同安激动地说,和他一同浴血奋战的战友们都牺牲了,只有他有幸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的今天。

  “绝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让军人成为社会最尊崇的职业”……李长森说,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温暖的话语时刻印在他的心底。如今,他正在筹划编辑出版《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老兵画册,并计划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举办一次老兵专题摄影展,用这种形式把老兵们的英雄形象和光辉事迹展示给后人,向老兵致敬、为历史留存。

  记者 邓新平


【责编 付亚男】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