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重阳佳节:敬老爱老 承载更多的美好

2015-10-21  标签:佳节 更多  来源:延吉新闻网  作者:黄丽华
    又是一年九九重阳节,登高远眺、插茱萸辟邪、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是人们历来遵循的民俗习惯。那么重阳节到底是什么样的传统节日?又是如何从“登高节”成为“敬老节”呢?


重阳敬老

    古时的“重阳”:祈求远离灾祸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才在民间渐渐流行。

    民间相传登高可以避祸,传说,那一天如果不离开居住地去山上的话,可能会遇到灾害;而避走山上之后,归家时发现牲畜都已经死去,这就相当于代自己“受过”,后来形成传统:重阳一定要登高。传说为重阳节登高仪式获得了合理性。随之与登高相伴的饮菊花酒、佩戴茱萸也成为瘟魔退避的方法,让人们可以借此远离疾病灾祸,承载着人们期盼安康的美好愿望。

    如今的“敬老”:承载更多美好

   今天的重阳节,除了是传统节日,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最尊,有长久长寿的含义,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2年又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规定,重阳节成为了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

    也许是因为这是个 “新”节日,相对其他传统节日,并没有在多数人的微信朋友圈内获得刷屏的待遇,但仍有许多人铭记于心,一句问候,一份礼物,一次探望都成为老人最珍贵的礼物。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不要给我们自己留下遗憾,“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祝愿天下老人都能幸福安康。“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广播内悠扬的歌曲似乎提醒着忙碌的人们今天是“老人节”,如果儿女们每天都能相伴左右,对老人们来说也许天天都是重阳节。


【责编  王春荣 李军广】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