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追踪】这位求助男 你咋总“丢钱”?

2015-09-15  标签: 来源:延吉新闻网
   “有事找社区!”这几乎是延吉市民的共识,因为社区工作人员总是会在居民有困难的时候伸手帮一把。这本是好事,然而近日,有人却利用社区工作人员的热心做起了文章。

    ◆男子丢财物 求助社区借车费

    9月9日,一名年轻男子慌慌张张地找到延吉市河南街道白玉社区,称自己在延吉没有亲人,由于财物被盗,身无分文无处可去,只好向社区求助。

    该男子说,他是延吉人,刚从韩国打工回来。9月8日晚,他和两个朋友一起喝酒到凌晨,直至烂醉,然后找了一家旅馆住下。第二天,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机、现金、银行卡都不翼而飞,朋友也不见了踪影。旅馆服务员听说后,帮忙调出了监控录像。录像显示,他的两个朋友拿着他的东西离开了。他说他的家人远在韩国,只有一个姐姐在珲春,无法救急。无奈之下,他只好硬着头皮向社区求助,希望借61元钱车费,赶到姐姐家安顿下来,再处理被盗的事。

    社区工作人员见状,立即拿出61元钱交给该男子。该男子感动极了,一再说:“我是第一次借钱,这钱我回到珲春就会还。谢谢你们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帮我。”

    ◆怎会那么巧 此人别处借过钱

    此事本应到此结束,然而几天后,白玉社区的工作人员却发现了问题。当日,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在上网时看到,延边新闻网于9月1日发布了一则题为《轻信“朋友”钱被盗走 社区伸手解难题》的信息。文中介绍,8月31日,一名崔姓男子找到延吉市新兴街道民昌社区,以同样的理由从社区工作人员的手中借走了61元钱。“怎么会这么巧?事情一样、钱数也一样?不会人也是一样的吧?”鉴于该信息系本报发布,社区工作人员与记者取得了联系,希望了解详情。

    记者取得两个社区拍摄的现场照片,对比发现,两张照片中的求助男子就是同一个人。

    “那个小伙子一脸无奈的样子,他说自己的身份证、电话都丢了,我们也没多想、没求证,就把钱给他了。没想到会有这种事。不过,他说会还钱,倒是真没还,也没再和我们联系。”民昌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民警细调查 事情不止一两起

    10天之内,两次回国、两次喝酒、两次被盗、两次求助,以巧合来定论,似乎怎样也说不过去。“他是真有困难,还是恶作剧?又或者是在处心积虑地骗人?61元钱不多,如果真有困难,帮也就帮了,但要是利用别人的好心来骗钱,那实在让人不能容忍。”出于担心,9月14日,白玉社区的工作人员向延吉市公安局河南派出所报案。
民警将情况进行登记后,与其他片区派出所进行了联系,发现此类事件已发生了不止两起。他们会对此事展开调查,并通知各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注意。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