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味美 可要谨慎食用小心中毒
延吉新闻网8月28日讯(记者 荆晶) 蘑菇味道鲜美且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为广大公众所喜爱。又到蘑菇“下山”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食用蘑菇请小心,谨防蘑菇中毒。
蘑菇,通用名为菌菇,是一类真菌,现已知的种类约有3250种。菌菇的生长环境多种多样,几乎在能生长绿色植物的地方都可以找到一定种类的菌菇。毒蘑菇又称毒蕈,我国现约有100余种有毒的蘑菇。
如果不慎食用了有毒蘑菇,该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科普一下食用毒蘑菇后的中毒症状及紧急处理办法吧。
毒性:各种毒蘑菇所含的毒素种类不同。多数毒蘑菇的毒性较低,中毒表现轻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极高,可迅速致人死亡。据悉,毒蘑菇中含有的毒性较强的毒素有以下几种:毒肽主要损害肝脏;毒伞肽引起肝肾损害;毒蝇碱作用类似于乙酰胆碱;光盖伞素引起幻觉和精神症状;鹿花毒素导致红细胞破坏。
中毒表现:不同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
1. 胃肠炎型:此型患者进食蘑菇后10分钟—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产生此类症状的蘑菇很多,如:红菇、乳菇、牛肝菌、橙红毒伞、毒光盖伞、月光菌、腊伞、环柄菇等。
2. 神经精神型:进食后10分钟—6小时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尚有瞳孔缩小、唾液增多,兴奋、幻觉、步态蹒跚等症状。
3. 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除胃肠炎表现外,还有溶血表现,可出现贫血、肝肿大等。此型中毒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治疗多可康复。
4. 肝病型:进食后10-30小时出现胃肠炎型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一个假愈期,然后出现以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表现,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害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一般病程2-3周,病死率高。
紧急处理:因为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长,而且部分蘑菇中毒的症状一旦出现就迅速恶化,所以进食可疑有毒蘑菇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出现症状者尽快到医院抢救。
中毒预防:蘑菇种类繁多,一些食用菇味道鲜美,受到各地人们的喜爱,很多地方群众有采食蘑菇的习惯。民间有各种鉴别蘑菇是否是毒蘑菇的方法,但总的看来这些方法并不可靠。最有效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是形态学鉴定,但这种鉴定方法普通群众难以掌握。所以,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菇,也不要在移动商贩处购买干或新鲜的蘑菇。
蘑菇,通用名为菌菇,是一类真菌,现已知的种类约有3250种。菌菇的生长环境多种多样,几乎在能生长绿色植物的地方都可以找到一定种类的菌菇。毒蘑菇又称毒蕈,我国现约有100余种有毒的蘑菇。
如果不慎食用了有毒蘑菇,该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科普一下食用毒蘑菇后的中毒症状及紧急处理办法吧。
毒性:各种毒蘑菇所含的毒素种类不同。多数毒蘑菇的毒性较低,中毒表现轻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极高,可迅速致人死亡。据悉,毒蘑菇中含有的毒性较强的毒素有以下几种:毒肽主要损害肝脏;毒伞肽引起肝肾损害;毒蝇碱作用类似于乙酰胆碱;光盖伞素引起幻觉和精神症状;鹿花毒素导致红细胞破坏。
中毒表现:不同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
1. 胃肠炎型:此型患者进食蘑菇后10分钟—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产生此类症状的蘑菇很多,如:红菇、乳菇、牛肝菌、橙红毒伞、毒光盖伞、月光菌、腊伞、环柄菇等。
2. 神经精神型:进食后10分钟—6小时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尚有瞳孔缩小、唾液增多,兴奋、幻觉、步态蹒跚等症状。
3. 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除胃肠炎表现外,还有溶血表现,可出现贫血、肝肿大等。此型中毒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治疗多可康复。
4. 肝病型:进食后10-30小时出现胃肠炎型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会有一个假愈期,然后出现以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表现,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害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一般病程2-3周,病死率高。
紧急处理:因为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长,而且部分蘑菇中毒的症状一旦出现就迅速恶化,所以进食可疑有毒蘑菇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出现症状者尽快到医院抢救。
中毒预防:蘑菇种类繁多,一些食用菇味道鲜美,受到各地人们的喜爱,很多地方群众有采食蘑菇的习惯。民间有各种鉴别蘑菇是否是毒蘑菇的方法,但总的看来这些方法并不可靠。最有效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是形态学鉴定,但这种鉴定方法普通群众难以掌握。所以,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菇,也不要在移动商贩处购买干或新鲜的蘑菇。
【责编 王春荣】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