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裹损坏 不联系不送货令人费解
延吉新闻网6月5日讯(记者 欣闻)“您的包裹损坏,我们怕缺东西,打算联系您的。”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看似耐心实足的解释,却惹来市民黄女士一肚子的怒火。
黄女士于6月1日在网上购买了多种坚果食品,快递速度倒是很快。6月3日,黄女士就在某购物网站物流选项中查看到当天9时18分,物品已从圆通延吉分公司发出的信息。可是经过一天的等待,黄女士却没有收到快件。
6月4日下午,为了核实情况,黄女士在没有任何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负责她所在区域的快递员,但快递员表示自己在外送货,不了解黄女士所指快件情况。无奈,黄女士又联系了圆通延吉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通过查找单号,终于找到了黄女士的包裹,但随后给出的解释让黄女士无法接受。
圆通延吉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黄女士,昨天他们就已发现包裹严重损坏,很有可能缺件,所以并未派件,打算联系黄女士。当黄女士问到:“我要是不联系你们,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给我打电话?”快递公司避而不答,态度依然很好的解释道:“食品包装损坏是常有的事,我们担心快递员运送途中拿出来吃了。您可以到我们公司核对取件,我们有监控录像,如有缺失,我们会赔付的。”当黄女士要求让快递员马上送货时,并要求当面核对签收时,职工答复:“反正今天是送不了了。”
对于此次经历,黄女士气愤的不是派件时间长,更不是包裹的破损,而是快递公司在发现问题后,不积极解决的态度。“说好的‘联系’呢?顾客不找,他们要搁到什么时候?都耽误两天了,我不打电话,是不是就那么放着了!”黄女士气愤地说。
如今,随着“网购”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业也水涨船高,但快递行业服务规范并没有跟上其扩张的步伐。近年来,各地快递员丢件、落件,甚至犯罪事件频现报端,快递公司服务标准无章可依,形成良莠不齐的现状。客户期待的无非是快递的便捷和优质的服务,可一些个别快递公司在遇到问题时的做法,却让客户感到无可奈何,甚至是愤怒。如何规范快递公司,是否应该出台快递业方面的法律,又由谁来监管快递行业成为当下大家值得思考的问题。
【责编 魏玉华】
黄女士于6月1日在网上购买了多种坚果食品,快递速度倒是很快。6月3日,黄女士就在某购物网站物流选项中查看到当天9时18分,物品已从圆通延吉分公司发出的信息。可是经过一天的等待,黄女士却没有收到快件。
6月4日下午,为了核实情况,黄女士在没有任何联系方式的情况下,几经周折终于联系到了负责她所在区域的快递员,但快递员表示自己在外送货,不了解黄女士所指快件情况。无奈,黄女士又联系了圆通延吉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通过查找单号,终于找到了黄女士的包裹,但随后给出的解释让黄女士无法接受。
圆通延吉分公司工作人员告诉黄女士,昨天他们就已发现包裹严重损坏,很有可能缺件,所以并未派件,打算联系黄女士。当黄女士问到:“我要是不联系你们,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给我打电话?”快递公司避而不答,态度依然很好的解释道:“食品包装损坏是常有的事,我们担心快递员运送途中拿出来吃了。您可以到我们公司核对取件,我们有监控录像,如有缺失,我们会赔付的。”当黄女士要求让快递员马上送货时,并要求当面核对签收时,职工答复:“反正今天是送不了了。”
对于此次经历,黄女士气愤的不是派件时间长,更不是包裹的破损,而是快递公司在发现问题后,不积极解决的态度。“说好的‘联系’呢?顾客不找,他们要搁到什么时候?都耽误两天了,我不打电话,是不是就那么放着了!”黄女士气愤地说。
如今,随着“网购”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业也水涨船高,但快递行业服务规范并没有跟上其扩张的步伐。近年来,各地快递员丢件、落件,甚至犯罪事件频现报端,快递公司服务标准无章可依,形成良莠不齐的现状。客户期待的无非是快递的便捷和优质的服务,可一些个别快递公司在遇到问题时的做法,却让客户感到无可奈何,甚至是愤怒。如何规范快递公司,是否应该出台快递业方面的法律,又由谁来监管快递行业成为当下大家值得思考的问题。
【责编 魏玉华】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