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防范】 警方公布电信诈骗10种手段

2013-11-06  标签:防范 警方 公布  来源:延边新闻网
    “您银行卡内有涉嫌洗钱案件的赃款,请将您卡内所有钱转到我们为您提供的安全账号。”11月4日,图们市民朴女士轻信冒充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的谎言,结果银行卡内26万元存款全部被骗。而在我州,像朴女士一样被诈骗的人不在少数。昨日,州委宣传部、州公安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我州常见的10种电信诈骗类型,提醒全州居民提高警惕。

    自2009年4月,公安部部署全国打击电信诈骗专项行动以来,我州共发生电信诈骗案件1396件,群众被骗金额达1800余万元。今年以来,我州电信诈骗案件屡有发生,并呈反弹趋势。仅1月至10月,全州共发生电信诈骗案件385起,涉案金额达730万元,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一起诈骗案发生。而电信诈骗是一种新型犯罪形式,往往一部手机,一个银行账号即可行骗,“低犯罪成本、高利益回报”也是此类诈骗迅速蔓延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我州主要有虚构“退还车船税”、“退还社保医保补贴金”;冒充公安、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虚构“中奖信息”;“低价购物”;虚构是似而非的信息;冒充银行、邮政、电信部门工作人员;盗取QQ号码,冒充亲朋好友;“你的孩子受伤急需手术费”;“猜猜我是谁”冒充熟人;冒充部队工作人员等10种诈骗手段。州公安局刑警支队支队长陈晓明介绍,今年,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对被害人以其涉嫌犯罪活动为由诈骗,盗取QQ号、冒充亲朋好友的诈骗类型案件在我州呈高发态势。而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一旦转移银行卡内的钱财,被害人可能倾家荡产。

    “捂紧自己的钱袋子,涉及转账、汇钱等资金流动操作,一定要跟当事人反复核实。”陈晓明说,犯罪分子组织化程度高,再生能力强,特别是犯罪集团头目身居幕后,根除犯罪团伙难度较大。目前,警方已经加强电信诈骗防范及侦破措施。同时,广大居民要提高警惕,不要听从陌生人的指令转款或操作银行柜员机,不要将个人身份及家庭成员身份信息透露给他人,谨防犯罪嫌疑人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活动,遇到突发事件要沉着冷静,主动拨打110咨询。另外,现在很多钓鱼网站跟真正的网站几乎没有区别,居民在网上购物,使用“网银”、“支付宝”交易时要谨慎。

【本网责编 付亚男】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