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电视节目
微视频
融媒直播
融媒大喇叭
高新技术产业区
空港经济开发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延吉摄影
延吉概况 延吉新闻 社会民生 公示公告 外媒报导 街区新闻 周边县市 旅游指南 教育资讯 图片新闻 记者文集 机关党建 活力河南 关工委 向阳幼儿园
您当前的位置:延吉新闻网 [YanJiNews.com]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 正文

妻子瘫痪40年 丈夫不离不弃写真爱

2013-08-21  标签:妻子 瘫痪 丈夫  来源:延边新闻网  作者:高薇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延吉市三道湾镇人参场的退休职工龚秋明无怨无悔地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妻子40年,他的不离不弃,让身边人感动。

妻子患产后风关节酸痛 丈夫又忙工作又顾家

    龚秋明今年63岁,出生在龙井县(现为龙井市)。1951年,他随父亲工作调动,来到龙井县三道国营人参场。1972年,22岁的龚秋明与安图县亮兵公社青林大队女青年杨立琴结为夫妇。婚后,二人感情和睦。时任生产队队长的龚秋明带领20多名年轻人,抡大镐、开参地,一块块杂草丛生的荒地,在他们的耕耘下,变成了一片片肥沃的人参地。婚后第二年,杨立琴生下一女,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的生活。可好景不长,杨立琴全身手、脚、腰、肩膀、脚底各关节酸疼、麻木,她还怕冷。经医生诊断,她患上了产后风。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仍不见好转。龚秋明见妻子被病痛折磨,心中万般难受。他带妻子四处求医,可一直不见好转。妻子常年卧床不起长有褥疮,龚秋明耐心地为其擦身、上药。

    后来,场领导考虑龚秋明的家庭状况,把生产一线的“猛虎”调到生产科当科长。这样,他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照顾妻子。1993年,三道人参场停产,2005年破产。

妻子旧病未愈又添新病 丈夫不离不弃照顾
   
    企业破产意味着经济来源受阻,妻子患病,年幼的孩子要照顾,龚秋明来不及难过,他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妻女。喂饭、喂药、擦洗身体……40年以来,他像伺候孩子一样照顾瘫痪的妻子。

    “一定要把妻子照顾好,孩子不能没有这个妈,这个家不能没有她。”这个信念支撑着龚秋明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从此,龚秋明开始了含辛茹苦的艰难生活,既当爹又当妈。当别人刚刚从睡梦中醒来时,龚秋明已经在家里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收拾屋子、做早饭、洗妻子换下来的尿布,照顾妻子起居,吃完饭再推着妻子出去散步。晚上,当大多数人都进入梦乡时,龚秋明还在忙着准备第二天的伙食,每天都是这样,他像一个不断旋转的陀螺。

    屋漏偏逢连阴雨,妻子的产后风没有治愈,新的病痛又接踵而来。2005年,妻子又患上脑血栓,在医院救治一个多月,这让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多年的病痛折磨让原本温柔的妻子变得脾气古怪,有时候一件小事也会招来她的一顿数落,每当这时,龚秋明只能选择暂时离开,找个没人的地方多吸几口烟、叹几口气,然后再回到妻子身边笑脸相对。

丈夫亲手制作康复器材 妻子上肢恢复功能

    听说,每天坚持做康复训练,能对妻子的病情有所改善。因为没钱买康复器材,龚秋明便自己动手,为妻子做了两个康复器材。一个是3米高的双杠,用于妻子锻炼臂力;一个是下肢被动活动器,用于康复双腿和锻炼脚部功能。走进龚秋明家的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两个健身器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龚秋明无微不至地照顾和不断鼓励下,杨立琴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通过锻炼,她的上肢也恢复了自由活动的能力。

    杨立琴说:“我是不幸的,得了这种病,我对不起他,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成为他的累赘;我也是幸运的,要不是我有这么好的丈夫,可能我早就不在人世了。”40年来,龚秋明从未放弃对妻子的治疗,为治病花掉了十几万元。“做人做事要讲良心,夫妻之间更不能有难就分。”龚秋明说。

    龚秋明40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的事迹,让周围的邻居佩服不已。提起龚秋明,大家都满口称赞:“久病床前见真情。”问及今后的生活,龚秋明说,他以后还会一如既往地照顾好妻子。“她是我的妻子,我是他的丈夫,我有责任照顾好她。”
【本网责编  魏玉华】
微信 扫一扫 关注《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将注明具体的来源,其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传递、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信息来源,并自行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